第493章 皇家產業會議(2 / 2)

朕發現了一種材料叫瀝青,在四川廣元的天門山有大量的瀝青礦,它是一種黑色的礦石,遇到高溫會變軟的,介乎於固體和液體之間的東西。”

趙桓拿起筆在紙上大致畫了一下瀝青的樣子,並告訴他們在龍門山的什麼位置可以找到這種礦,整個山蘊藏了大量的瀝青。

趙桓接著說道:“這些礦挖出來之後,用大型運輸船順著水路運到需要鋪設道路的地方去。

第一條鋪設的道路就從東京汴梁到南京應天府之間鋪設吧,看看效果如何,積累經驗,然後全國推廣,同步進行。

當然由於產量的問題,要根據道路的重要性和交通量來製定出實施計劃先鋪設,分輕重緩急,先鋪設緊要的,再鋪次要的。

先鋪設州府之間的主要乾線,再鋪設縣鄉之間的支線,大的原則就是如此。”

胡直孺忙抱拳泉答應,又有些尷尬的說道:“陛下,這東西我們從沒見過,也不知道怎麼用,陛下能否教教微臣?”

趙桓說道:“很簡單,用高溫加熱放到大鐵鍋裡,或者專門定製一種超大的鍋,把它高溫熔化,然後按照一定的比例倒進小碎石塊和細沙之中攪拌,然後倒在平整的路麵上,再推平,等到半乾的時候再用石碾碾壓,讓它平整緊密結合。

至於碎石和瀝青的比例,你們可以多做幾次測試,確保它連在一起就行。

朕之前也沒試過,不知道什麼比例更合適,剛開始可以多加些無所謂,光是這座山的瀝青就夠我們整個大宋鋪路綽綽有餘,要確保它結實。

當然也不能加的太多,不然在太陽暴曬時下容易發軟,石頭的大小跟筷子頭大小差不多就可以。

你們要研究出專門的碎石機來提高工作效率,不能讓人工去砸,那樣太費功夫了。

碎石機我倒有一個設想,用水力做動力,水動力來推動杠杆,然後砸擊,這樣力道大,砸的速度快。”

趙桓提筆畫了一個水利驅動的碎石機設計圖紙,這個是在電氣化沒有普及之前用來打鐵或粉碎石頭用的,靠水力推動葉片旋轉,從而能反複的一錘一錘的砸擊石塊或者鐵器。

這個構造並不複雜,但是宋朝的時候還沒有出現,要過幾百年才會有最早的水動力的鐵錘出現。

不過胡直孺也是懂一些機械的,一看便明白了,驚喜的說道:“用水力驅動,這主意太好了,陛下真是天縱奇才,臣相信造出這樣的巨大鐵錘用來砸擊石頭那就快多了。

尤其是大的石頭用這種大錘子來砸,還可以設計各種型號的錘子,臣組織工匠開工修建。”

趙桓點頭,然後望向了戶部尚書梅執禮說道:“修路是朝廷的事,所以不能從皇家資金中支出。

當然如果朝廷的資金不夠,皇家可以通過貸款的形式貸款給你們戶部,是要收取利息的。”

梅執禮咧著嘴笑了,說道:“陛下,去年一年朝廷花的錢海了去了,但是絕大部分都是皇家出的,所以朝廷的財政收入還有一半的結餘,今年即便上馬鋪路也是能夠承受的。

當然如果要向陛下所說的所有的州縣全部要鋪上這樣的瀝青路麵,那花銷可就大了,財政肯定是承受不了的。

如果皇家金行能夠貸款給戶部,那是再好不過的了,支付利息也是理所應當的。”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