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戰術準備(2 / 2)

使用宋軍擅長的神臂弓、車床弩加普通弓弩形成的遠中近程打擊火力,這一招同樣要組織精銳的騎兵,以騎兵對付騎兵。

前期由於戰馬缺乏,幾個騎兵一匹馬,隻能用少量的戰馬來訓練大量的騎兵。

等到五萬匹阿拉伯戰馬分往各軍的時候,這些騎兵已經具備了基本騎行作戰的能力。

雖然他們騎術和射術還不及女真人,但已經能夠熟練的操縱戰馬了,具備了騎兵的基本戰鬥力。

而新兵營經過幾個月的招募工作,使得趙桓的親征行營司的五軍總人數達到了二十萬,翻了一倍,同時韓世忠負責的水師也開始在長江淮河以及黃河等地進行操練。

他必須充分利用水網來對女真騎兵展開狙擊。

這些新型的戰艦是經過內陸三個專門用來製造水師戰艦的船廠,白天黑夜連軸轉的速度修建出來了無數的戰艦。

這些戰艦是專門用來做水戰的,兩側布滿一排排的車床弩,中間還有遠程攻擊的新型投石機,並裝備了定製的石彈,各種規格都有,可以完成各種戰術需要。

水師的水兵也進行了近距離登船肉搏的訓練,另外韓世忠還招募了若乾水性極佳的人組成了蛙人戰隊。

蛙人戰隊是從水下潛入水底,鑿穿對方的船底。

這一招在《水滸傳》裡水滸英雄經常乾的,水滸英雄的拿手戰法被趙桓教給了韓世忠。

韓世忠根據趙桓的要求,組建的蛙人艦隊也在日夜不停的進行水下特種作戰訓練。

趙桓還下了聖旨,要求長江以北的十五個大型城鎮,駐紮的近百萬人口,夜以繼日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之中。

北方除了種植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之外,不種糧食作物。

因為棉花、油菜是不能吃的,金國人對它的興趣也不

大,也沒有那麼多人,時間和經曆去運輸大量的棉花回金國去。

因此長江以北遼闊的平原上到處都是種植棉花,油菜,桑樹等經濟作物。

長江以南種植水稻的地方非常多,大量的北方農民遷到南方之後開墾荒地或者種植水稻,使得南方的水稻產量大幅上升,內產和外購完全可以保證大宋的糧食問題。

趙桓南洋、澳洲開采來的金礦中調撥了二千萬貫用於北方十五個州縣百姓興修水利的工錢開支,跟之前的思路是一致的,趙桓要把錢直接交給百姓。

讓百姓手裡有錢,他們才能改善生活,發展經濟,促進經濟的良性循環。

當錢發到這些新修水利的民工手裡,他們都要瘋了,都紛紛自發的朝開封方向跪地磕頭,叩謝皇恩。

興修水利的熱情空前高漲,因為大量的青壯勞力都留在了堅守的十五個城池之中,所以這些城池的百姓都有近百萬。

也就是說長江以北差不多有一千五百萬人口,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青壯勞動力,這些人投入到農田水利中用,其工程進度是十分恐怖的。

於是,在整個華東華北,包括山西,陝西,山東各處開始出現了一道道的縱橫交錯的水渠,這些都是用來灌溉的。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