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小名河山(1 / 2)

這讓黃小潤格外的感動,隻是黃小潤的生育出了些麻煩。

因為她是窮苦家孩子出生,父母為了給年邁的奶奶治病,錢財都花在藥費上了,使他們的生活過得極為簡樸,以至於她的營養跟不上,根基不太牢,所以生產的時候出現了困難。

好在趙桓事先有了準備,太醫院女科產科方麵的太醫全都調來了,還從京城請來若乾經驗豐富的穩婆,事先想好了各種應對策略和醫案,並親自詢問。

所以出現的情況也在他們預料之中,很快就得到了解決,最終有驚無險的生下了孩子。

趙桓在黃小潤寢宮的大殿裡等著的時候,穩婆告訴了邵成章,邵成章積極的跑進來,對等候在這的皇帝,皇後和朱德妃三人拱手道:“啟稟官家,黃賢妃生下的是個皇子。”

三個人幾乎同時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趙桓心滿意足,他其實心底深處希望的就是一個兒子。

如果太子還是這麼頑劣,難堪大任,那麼在適當的時候他一定會廢掉太子,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這不僅是從血脈上,心理上他認可的第一個兒子,他更希望由他來執掌大權。

再一個如果太子不堪大用,讓他來執掌大宋江山,隻會是災難。

當然如果黃賢妃的兒子同樣不堪大用,那就再說。

他也不會為了情感上的一點差異,而把江山交給一個廢物。

趙桓下令給黃賢妃也是一通賞賜,規格跟朱德妃一樣,他必須要注意平衡,人不患寡而患不公,這是天性,普通百姓如此,後宮嬪妃同樣如此,有相互攀比之心,反倒比百姓更加在意。

哪怕多一枚簪子,都會引起無數的猜測,所以趙桓已經學會謹慎的處置後宮的賞賜,包括臨幸嬪妃的頻率和次數,都不刻意的偏朝任何一方。

朱皇後長舒一口氣的原因,是因為多了一個競爭者,反倒使她的兒子太子之位更穩當一些。

因為他們兩個老二老三之間也會產生內訌,會分散對太子的威脅。

而朱德妃其實想法是一樣的,多一個皇子更好,她的兒子多一份平安,至少不會被太子猜忌,因為又多了一個猜忌的對象,再來也就把這種差距分散了,安全係數相應就提高了。

趙桓背著手思索著,其實他早就想好了,該封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兒子什麼樣的爵位?這個爵位不能夠比朱德妃的太好,但是要顯得略微珍貴些,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兒子。

不過國公之間的稱號問題倒不大,所以趙桓思索半晌之後,才對中書舍人胡安國說道:“傳旨,封朕的三兒子為秦國公。”

一聽這話,朱皇後反而心生暗喜,因為秦國公肯定比魯國公要強,這就意味著老三後來居上,似乎更得皇帝的順心。

那麼老二和老三之間會不會為此就有些芥蒂,這樣就不會擰成一股繩來對付她的兒子太子趙諶了。

而朱德妃卻也很高興,因為在她的心裡,如果三皇子的封號在自己兒子之上,那就可見三兒子要更受寵一些。

這樣前麵就有一個頂缸的了,太子的火力就會針對老三,而不會針對自己的兒子,這樣自己兒子就能夠更穩妥。

所以兩人也臉上都是笑盈盈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