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看了金國國書之後,都是臉色大變,因為在國書中金國威脅大和,必須向金國投降。
並且每年要繳納歲幣五十萬兩白銀,絹五十萬匹,並且要求大和國將大宋的和王殺了,把人頭給金國送去,否則金國必將跨海踏平大和國。
這三項要求,哪一項大和國都不可能接受。
此時的大和國還是有底氣的,更何況還遠隔重洋,金國又從來不擅長海戰,他們也不如何擔心。
當下法皇和藤原忠通馬上把和王請來,把金國的國書給他看了,商議該如何處理。
和王一看,頓時心中暗喜。
他馬上就明白,這應該是皇帝趙桓的手筆,他雖然不知道皇帝是怎麼做到的,但是他的信件去了之後就有這個反應,結果馬上派使臣來威脅,更像是皇帝實施的計劃。
因此和王麵對兩個人說道:“本王想知道兩位的打算,是打算把本王的腦袋砍下,給金國人送去呢?還是跟大宋團結一致對外,共同對付金朝。”
法皇和藤原忠通趕緊解釋,說他們就是不願意對金國臣服,所以才來找和王,願意跟大宋團結一心共同對付金國。
和王便說道:“那好辦,馬上派人追上金國使臣,把他殺了,然後馬上開始組織軍隊,準備應付金國的進攻。”
法皇雖然不怕金國的入侵,但是卻也不願意主動挑起戰爭,所以讓他殺掉金國使臣他是不乾的,他更願意以靜製動,如果金國打過來,那麼就聯合宋朝,團結一致跟金國乾。
如果說金國先對付大宋,回頭再來對付大和,那麼他就先坐觀虎鬥,再隨機應變,能拖就拖,反正現在大和分崩離析,即便他有心整合軍隊,對付金朝也是難以做到。
所以法皇和藤原忠通都是一樣的想法,找了借口,陽奉陰違答應和王派人去追殺,但實際上誰也沒下這個命令。
可是金國使臣離開了日本海,返回高麗途中卻遇到了狙擊,狙擊他們的竟然是日本軍隊。
而且把金國使臣耳朵鼻子都割了,把他們的侍從都殺了大半,東西全搶了,然後警告他們再敢踏上大和一步,就把他們全都滅了。
大和使團並不知道,這實際上是駐紮在對馬島的韓顏亮根據皇帝趙桓的密旨,實施的一次栽贓陷害的行動。
金國使臣回到了金國上京城,稟報了皇帝吳乞買。
吳乞買派出的使臣居然被割掉了耳朵鼻子,手下也被殺了大半,於是勃然大怒,便想下令討伐大和。
可是他召集了手下眾將商議這個軍事行動的時候,卻被大多數人反對。
雖然他們也同樣很生氣對於大和的囂張和無禮,可是他們也都很清楚,跨海作戰不是他們的擅長,而且他們也沒有這麼多船渡海作戰。
而且他們已經準備冬天南進大宋,兵力主要用在對宋朝的戰鬥中,如果這時候東進,將會影響對宋朝的戰爭。
尤其是在經曆了年初幾次被宋軍打得大敗的慘痛經曆之後,使得金國這些將領不得不提起精神。
收拾起之前對大宋的輕視,認為應當投入重兵並加倍小心來對付大宋,才能獲勝,此刻不宜去跨海遠征大和。
雖然大多數將領都不同意進攻大和,但是對於大和的無禮和囂張,他們都覺得應該狠狠教訓一下大和。
於是吳乞買下令,在高麗南端營造海船的金軍,出擊海上,對日本漁船進行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