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兵圍太師府(1 / 2)

太師府。

鄭紳正在躺在軟榻之上,兩個俏麗的宮女在給他捶腿,一個在輕柔幫他按摩著肩部。

他的女兒,太上皇後鄭氏坐在一旁,憂心忡忡的說道:“父親,要不你先離開開封,出去避避風頭吧?不要告訴任何人你去了哪裡。”

鄭紳立刻說道:“我為什麼要走?難不成太上皇和你這位太上皇後都維護不了為父的安危嗎?

沒錯,為父是收了幾個錢,那又怎麼樣,這天下是咱們的,咱們收錢那不是名正言順嗎?有什麼可怕的?

皇帝要抓貪官汙吏,他抓好了,他總不可能對他外公下手吧?彆忘了,他這個皇帝我這個外公點了頭他才當上的,否則他早就被他三弟趙楷給踢掉了。

我記得,那時候太上皇想換太子,問過你的意見,你來問過我。我說了太子不能換,國之根本。你把這話告訴了太上皇,所以太上皇才沒換他。

算起來,我鄭某人也是有從龍之功的,隻是我從不把這些事在官家麵前炫耀罷了。”

鄭氏乾笑兩聲。

其實壓根沒這件事,隻不過父親喝醉酒曾說過,太子老實巴交的,三王爺趙楷太聰明,還是老實巴交的人當皇帝才穩妥。後來他自己就把這件事當成他的所謂從龍之功了。

鄭氏也知道,丈夫趙佶之所以當時沒有更換太子,完全是因為時間來不及。

在金軍大舉南侵之前,趙佶都有重新更換太子的想法,想把太子換成最得他寵愛的三皇子趙楷。

後來金軍大舉南侵,這種情況下當然不可能更換太子,以免造成政局的動蕩。

皇帝趙佶想離開開封,鍋自然而然就甩給太子趙桓了。

鄭氏很清楚,現在的皇帝殺伐果斷,彆說父親這壓根不算什麼從龍之功,就算有,充其量也就給你一個體麵的死法罷了,絕對不會就此放過不理的。

這一次,皇帝在朝會文武百官麵前親自當場下旨啟動的反腐倡廉嚴打整治,絕對不是說著玩的。

這幾年父親樹大招風,已經招來了很多人都猜忌。早在太上皇還是皇帝的時候,彈劾父親的奏折就跟雪片一般,不過全都被皇帝給壓下來了。

皇帝傳位給太子之後,文武大臣注意力都在如何抗擊金軍上麵,所以彈劾的奏折才相應少一些。

她完全可以預料到,當今皇帝掀起的反腐倡廉,絕對又會一波新的高潮,就像打開了洪水的閘門,官員彈劾自己父親的奏折肯定會像雪片一樣飛到皇帝的案頭。

昨天剛得到這消息,他就跟太上皇說了,太上皇當然也知道自己老嶽父隻怕這一次是眾矢之的。

但是太上皇也明確告訴鄭氏,連他自己都不敢跟皇帝硬杠,所以還是讓老丈人低個頭主動向皇帝認錯退贓,免得到時事情鬨大了連太上皇都沒辦法維護得了他。

因此,太上皇後這才回了娘家,倒不是說來保護父親太師,而是勸他去自首,向皇帝親自認錯,並且退贓。

太師這些年貪汙受賄積攢了不少錢財,是時候該倒一些出去了,讓皇帝看出誠意來。畢竟是一家人,皇帝也不好真正追責。

可是,沒想到鄭氏回到娘家,把太上皇的想法告訴了父親太師鄭紳之後,鄭紳卻滿不在乎的拒絕了,說他不會去自首,他也沒有什麼過錯。

因為他是太上皇的老嶽丈,當初收受賄賂大都是太上皇執政的時候,女婿是皇帝,他便把這江山也看成是他有一份了,所以孝敬他那都是理所應當的,何罪之有啊?

鄭氏苦口婆心勸了也沒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