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隨即又說道:“吏部侍郎李若水,戶部侍郎曹輔上前聽旨。”
李若水和曹輔上前躬身聽令。
趙桓說道:
“這次反腐倡廉嚴打整治活動,你們吏部和戶部要全力配合。戶部要做好經費上的調配,保證嚴打得以順利開展,查處到的贓物要全部收歸國庫,要做好登記。
誰敢私吞贓款贓物,從嚴懲處,該殺頭的朕不會手軟。絕對不能前麵查了貪官,後麵就有貪官前赴後繼貪沒贓款。
若是這樣,那就看他手快還是朕的刀子快!”
滿朝文武人人身上都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尤其是那些有貪汙賄賂犯罪經曆的人,更是兩股戰戰。
趙桓又對李若水說道:
“吏部尚書王時雍已被拿下治罪,吏部暫時由你來代行尚書職能。你要好好想想,怎麼讓朝廷和地方各級官吏都積極投入到這一次反腐倡廉嚴打行動中?
麵對反腐倡廉,吏部該怎麼辦?每個官員該怎麼辦?
朕要看看你李若水怎麼管官吏的。”
李若水長揖一禮,說道:“臣遵旨,定不辱使命。”
按理說,反腐這種事情吏部的掌印官不能置身事外,但是這一次趙桓就是沒有讓吏部的官員列入領導小組。
因為吏部其實就是這次反腐的查處主要對象,不可能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蘇丹小說網
趙桓又道:
“這一次反腐倡廉一定要掀起聲勢來,要讓所有的貪官汙吏成為過街老鼠,這就要靠宣傳和鼓動。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號召和鼓勵百姓及各級官吏檢舉揭發這些蛀蟲,他們就無處藏身。
為了把朝廷的聲音及時快捷準確地傳導下去,朕已經決定,創辦《大宋日報》。報社設在禮部,由禮部尚書李彌遜擔任社長,女詞人李清照和宮廷畫師張擇端擔任總編輯。除了文字版,還要刊印圖畫版,方便那些不認識字的百姓了解朝廷新聞。
《大宋日報》將在明日起正式刊行天下,每天一期,朕希望諸公及各衙門官員都要積極訂購。
這是傳達朝廷聲音的陣地,誰要不看報就說明對朝廷沒什麼興趣,那他這官就不用當了。”
聽到皇帝為一個報紙說出這樣的話,滿朝文武又大吃了一驚。
他們立刻就明白,這東西可比衙門的邸報重要得多,皇帝未必會在邸報上透露思想,但是一定會在《大宋日報》上用各種形式表現出來。
因此,即便皇帝不交代各級官員積極訂閱,官員們也早就打定主意,一定要自己掏腰包定一份,再給家人要好的朋友都訂一份,要好好研究每一份報紙上麵的文章,這可是揣測皇帝意識的最好的途徑。
趙桓望向趙明誠:“還有彆的事情嗎?”
趙明誠趕緊上前躬身道:
“臣還有本上奏——我大宋百姓苦於錢荒日久,市場上因為沒有足夠的銅錢,使得很多的交易都無法進行,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大宋的經濟發展。
初始於川蜀的紙幣交子是最適合作為錢幣流通的,無奈之前奸相蔡京大肆發行交子,導致紙幣大幅貶值,百姓已經不願意接受交子作為貨幣。
因此,臣以為,應當發行新的貨幣替換舊的交子,並且朝廷要儲存足夠量的金銀銅錢作為準備,讓百姓可以隨時用交子更換金銀銅錢,由此一來,百姓就會對新的紙幣樹立信心。
隻有發行紙幣,才能解錢荒之困,才能讓市場有足量的錢可以進行交易,才能促進我大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