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趙桓並沒有生氣的樣子,朱皇後膽子壯了些,這才對黃小潤低聲說道:“是呀,隻是我也覺得這不大妥當。
單憑我對他夫人詩詞的喜好,就把他改任京官,或者調任南邊安全的地方去,要是讓人知道了會不會說我任人唯親?”
“不會吧,你不是說他是極有本事的人嗎?再說了,若真是這麼有本事,把他放到那些危險的地方,萬一金軍南下把他給殺了,那你喜歡的這李清照不就要守寡了嗎?
反正官家已經決定那些小的州縣都會放棄,既然淄州官家沒有派兵駐紮,也沒有皇子前往安撫民心軍心,那就是官家打算放棄的城市。
所以還是彆讓他去了,莫不如就讓他到京城來吧。”
朱皇後大喜,連連點頭說道:“你這主意極好,我完全讚成,可是到京城來當個什麼官呢?”
這個可難不倒黃小潤了,她如今的先生和教習嬤嬤那都是厲害的人,可是好好給她惡補了大宋官員升遷的路徑,以及大大小小各種官職的情況。
她說道:“他學問這麼好,肯定為人一定很正直,畢竟讀過聖賢書,莫不如就叫他擔任左侍講吧。”
朱皇後愣了一下,低聲說道:“左侍講才七品,會不會太低了些?他現在可是五品官。”
“那不一樣啊,左侍講是京官,地方官沒法比的,再說了,皇帝身邊當左侍講,很多人削尖腦袋都想去呢,即便是三品大員也是願意的。”
黃小潤說的沒錯,宋朝的官跟差遣不一樣,寄祿官隻代表你的品級和領俸祿的資格的待遇,而你的差遣,也就是你執掌的事務跟你的官品經常不配套,高官低配或低官高配是非常普遍的事。
比如差遣一個節度使去擔任各地知州,節度使那可是正一品的官,去當知州顯然是高官低配。
而且諫議大夫就在皇帝身邊當諫官,天天在皇帝麵前轉,有沒有能耐皇帝都看得到,所以真有本事的人都願意乾這個職位,能夠讓皇上看到他的才學,從而得到升遷。
黃小潤提到的侍講,不少名臣都乾過,也不算委屈了他。
但皇後還是有些覺得不妥,可是又不好反駁黃小潤的話,急得臉都紅了,說道:“可是李清照真的挺可憐的,她的詩寫的真太好了。”
黃小潤馬上說道:“那要不就讓他當左諫議大夫好了,反正之前的左諫議大夫洪芻已經致仕了,左諫議大夫正空缺,由他來擔任吧?”
一聽這話,朱皇後大喜,但又有些猶豫。
諫議大夫這個官非常重要,而且是正四品,如果僅僅是因為喜歡他妻子的詩,就給了這麼高的官,說出去可是好說不好聽的。
不過升官的理由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清。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說你水平高,能力強,或許很多人讚成,但一定有人不服氣表示反對。
所以,是否水平高能力強,得領導說了才算。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這趙明誠雖然不是文學大家,卻是金石專家,精通金石學問,收藏了大量的金石。他老爹又曾當過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