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衙直那可是皇帝最親近的禦前侍衛,貼身護衛皇帝的。所以,必須絕對忠誠可靠。這兄弟兩完全符合這個要求。
兄弟兩都是驚喜交加有十分惶恐,不僅當了殿前侍衛,還成了領頭的小官。
內衙直的押班按官階當然不高,但其他武官見了都要點頭哈腰客客氣氣的,因為人家是皇帝身邊的人,宰相門房七品官,更何況皇帝身邊的人呢。
隻不過兩人更多的是緊張和惶恐,牛皋也是農家出身,懂得他們的心情,寬慰他們隻要忠於職守就好,彆的不用多考慮,兩人這才放鬆了一些。
此刻,兩人帶著內衙直兩百殿前侍衛跟在皇帝兩側。
趙桓已經知道他二人的身份,專門叫到馬前微笑著聊了幾句閒話,讓兩人更是感動,緊張的心情卻也因此寬鬆了不少。
他們一隊人馬來到了兵營,在這裡嶽飛、韓世忠、張叔夜和姚友仲各率本部兵馬,已經做好準備。
這六萬軍隊除了侍衛親軍馬軍的五千人馬是正宗騎兵之外,其餘五萬七千人都是步兵,包括禦前侍衛。
但是為了快速機動作戰,趙桓已經下令,將京城中禦馬監的戰馬配備給所有兵士,騎馬出發。
禦馬監還有七萬多匹戰馬,剛好夠用的。因此,此次出征全員都有了坐騎。
但是,因為宋軍絕大部分都是步兵,很多士兵甚至連馬都沒騎過,而騎兵作戰技術性很強,不是有一匹馬騎上就能當騎兵的。
如果不能自如地操縱戰馬騎行作戰,那還不如放棄馬匹進行步戰更有戰鬥力。
所以,趙桓下令,除了侍衛親軍馬軍司的五千騎兵之外,其餘步兵使用戰馬,隻供路途使用,進入陣地之前須下馬列陣步戰,這樣才能保持戰鬥隊形。
冷兵器時代,要發揮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保持戰鬥隊形是非常關鍵的,否則就是一盤散沙。
步兵如果強行騎馬作戰,必然陣型大亂,而且因為不懂操縱馬匹進攻或者防守,隻能是被動挨打,都無法進攻,那結局必然是悲劇。
趙桓來到兵營,在嶽飛等人陪同下先檢閱三軍。
看過之後趙桓不禁皺起了眉頭。
因為很多兵士根本不會操縱戰馬,隻會牢牢抓著馬鞍,任由馬在原地打轉或者亂走,所以檢閱場上的場麵很是有些混亂。
就算那五千騎兵,由於長期軍備廢弛,缺少訓練,也同樣軍容不整,也有不少騎兵操控戰馬技術明顯不行,戰馬不聽使喚亂走,急的使勁在那勒馬韁繩。
趙桓隻能將所有領兵官召集過來,再次叮囑,進入戰場之前,務必下馬組成步兵陣型進攻。
領兵官急忙單膝跪地領命。
趙桓這才放心,下令出發。
從開封趕到清豐,急行軍,全是騎馬而行,也需要三天。
但是趙桓不想拖這麼久,因為金軍的斥候非常厲害,一旦探聽到宋軍有大規模的機動,那麼可能會導致二太子改變行動。
畢竟自己這次作戰不符合曆史,他也就沒有把握。
所以,他按照二太子到達清豐黃河邊的日期決定大軍出發的日子,隻留了兩天時間,全軍急行軍,兩天之內星夜兼程趕到清豐。
軍隊也隻帶五天的乾糧,除了馬的飼料,沒有攜帶更多糧草,以便能最快速度進入伏擊點。
根據計算,他們會提前半天到達伏擊地點。
按照趙桓的要求,沿途但凡遇到百姓全部帶走,遇到金軍斥候全部殺掉,不能走漏消息。
二太子的金軍是從相州出發,從黃河北岸慢條斯理前往清風黃河邊的。
趙桓他們的宋軍是從南岸往前行進,之前已經探聽清楚,清豐一帶的黃河已經結冰,所以可以直接從冰麵過河。
急行軍趕了兩天,等他們到達清豐縣時,還是晚了差不多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