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開封府的糧食(1 / 2)

南城,尤其是與東城相連接的東南角的城牆部分,是戰鬥進行最激烈的地方。

而北城駐紮有完顏宗望的大軍,虎視眈眈時刻攻城。

他將這兩地防守重擔交給了薛弼和姚友仲。

京城能堅守一個月,軍事上都是姚友仲指揮的。他有經驗。但是趙桓把他放在了北城,讓他獨當一麵。

而趙桓把朝會地點放在南城,所以南城的防禦戰當然是他自己直接指揮,但他需要一個軍師,這人就是薛弼。

薛弼是後來嶽家軍的軍師,替嶽飛製定作戰計劃出謀劃策,是嶽飛的左膀右臂。

這之前曾協同李綱保衛開封立下汗馬功勞。

他也曾準確預測金軍必然會年內再次南下,提醒皇帝早作安排,可惜沒人聽。那時候趙桓忙著跟他要另立朝廷的太上皇老爹掰手腕呢。

眾人對趙桓的任命有些摸不著頭腦,因為四位防禦使中,姚友仲和張叔夜、劉韐都是大名鼎鼎的戰神級彆的將軍。

其中劉韐主要領兵在西夏作戰,曾多次擊敗西夏軍隊,立下赫赫戰功。而且他還是個忠臣,靖康之難時他擔任的就是守禦使,後來城破,他自殺殉國了。

可是光祿寺丞薛弼,為啥任命他當防禦使?

麵對眾人交頭接耳,趙桓根本不在意,因為他了解薛弼的人生軌跡,知道他是個軍事奇才,所以將他放在最危險也是最重要的南城,成為自己的軍師。

薛弼當然不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現在的他還遠遠沒有以後那麼耀眼。

他不明白為什麼天上突然掉餡餅了,讓自己擔任皇帝所在的南城的守禦使。對於皇帝的突然垂青,他真的有些受寵若驚而又喜出望外。

但是,他也是熟讀兵書一身本事的人,終於等到有人賞識,能發射出耀眼光芒的時候了。

而且,器重他的,還是至高無上的皇帝。

薛弼熱血沸騰,感激地拱手望著趙桓,得到了趙桓肯定的點點頭,他更踏實了。就衝這種信任,他薛弼這一百五十斤豁出去了。

四人各自領命退回隊列。

趙桓又朗聲道:“戶部尚書梅執禮何在?”

梅執禮趕緊從隊列出來,拱手為禮:“臣在。”

“犒賞三軍的事辦的怎麼樣了?”

“回稟陛下,剩下的所有銅錢都運到了城樓之上,戶部的官員正在登記造冊,犒賞參與了這次作戰的將士們,將士歡呼聲雷動,都盛讚陛下英明。

隻是戶部最後的一點錢全在這了,可再也拿不出一文錢了。”

聽到這話,人人都麵色沉重起來。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尤其是跟金軍這種硬骨頭打消耗戰,那更是要考驗國力和持久力,如果沒有錢,就不會有兵士願意參軍打仗。

趙桓微微一笑,對梅執禮說道:

“咱們可以印製鹽鈔在京城出售,京城百姓中有錢的人家可不少,也有很多是大商戶,願意拿錢買鹽鈔去兩路鹽場領鹽,由此一來,就有大把的錢進賬了。”

一聽這話,眾人都是又驚又喜。

在大宋,鹽是官府專營,嚴禁民間私自販鹽。由於官鹽的價格定的太高,已經翻到成本價的五倍以上,所以這利潤極其可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