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連城把袋子裡,已經殺好、拔過毛的土雞土鴨,還有土雞蛋,山核桃……
都一一拿出來,裝進冰箱裡。
還好現在天氣涼快,要不然在袋子裡捂一天都該變味兒了。
看著塞的滿滿的冰箱,孫連城說道:
“爸媽,你這是把家裡的雞都給殺了啊,冰箱都快裝不下了。”
李小娥說道:“小艾喜歡吃咱家養的雞,放在冰箱慢慢吃,比在菜市場買的好。”
提起吃雞,孫連城笑道:
“我想起來小艾第一次去我們家,在家裡住了一個月。”
“把我們家養的二十多隻老母雞,吃了個乾乾淨淨,哈哈……”
聽到這話,一旁的趙西紅也捂嘴笑了起來。
鐘小艾臉一紅,“討厭,吃你幾隻雞你倒是記得夠清楚。”
“哈哈……開個玩笑嘛。”
孫連城笑道:
孫德旺接話道:“兒媳婦,你彆聽這臭小子的,隻要你喜歡吃,吃多少都行。”
孫連城看到旁邊還有個大手提包。
“媽,這是什麼,不會還是吃的吧。”
李小娥立馬上前,“這裡頭不是吃的,這是我給孫女做的棉襖和棉鞋。”
說著拉著鐘小艾。
“小艾,你過來看看媽做的行不行。”
李小娥從包袱裡,拿出做好的小棉襖和棉鞋。
棉襖用的是碎花棉布,棉鞋做的是虎頭小棉鞋。
她把做好的棉襖棉鞋擺出來,足足有六七件。
從一歲能穿到五六歲。
鐘小艾一看到這種跟藝術品一樣的棉襖棉鞋。
一臉驚訝的說道:“媽,你這做的也太好看了吧。”
“連城你看,這虎頭小棉鞋,多可愛。”
孫連城一臉驕傲的說道:
“那是,不是我誇張,我媽的針線活兒,在我們村都是出了名的。”
“我跟我妹小時候穿的,都是我媽做的。”
李小娥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現在老了,眼睛不好了,做的不如以前了。”
“聽說你們這邊冬天特彆冷,我用的都是新棉花,特彆暖和。”
鐘小艾捧著棉襖說道:
“這裡是冷一些,不過家裡有暖氣,不用擔心。”
李小娥不知道什麼是暖氣,以為跟老家點爐子一樣。
她又從包裡掏出幾雙千層底兒的棉鞋。
“小艾,這是給你和連城做的棉鞋,穿著特彆暖和。”
“還有,這是給親家公和親家母準備的,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瞧上。”
鐘小艾看著手工縫製的新棉鞋。
她腦子裡出現了李小娥,坐在燈下一針一線納鞋底兒的場景。
這麼多的小棉襖,還有棉鞋。
她一個人一定做了很長時間。
想到這裡兒,鐘小艾不禁十分感動。
“媽看你說的,我爸媽肯定喜歡,這樣的鞋想買都沒地兒買。”
“喜歡就好。”李小娥十分開心的笑了。
作為農村人,這也是她唯一能拿出來的最好的了。
孫連城一看時間差不多該做晚飯了。
過一會兒自己老丈人和丈母娘也要過來。
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吃團圓飯。
所以他準備親自下廚,做幾道拿手菜。
“爸媽,你們先坐,我去準備晚飯。”
一旁的趙西紅說道:“我來吧孫書記,怎麼能讓你下廚房。”
孫連城已經拿上圍腰,係在腰上了。
“這頓飯我來做,紅姐你幫我打打下手。”
說罷,就進廚房忙活開了。
趙西紅買了不少菜,加上自己爸媽從老家帶來的特產。
孫連城準備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廚藝。
很快。
一桌子菜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