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隨著一名名研究人員死於瘋病,人工智能的研發工作開始逐漸加速。
1744年。
第六代人工智能誕生。
至此,【源】已經有了基礎的交流能力。
在聯邦總數據庫的支撐下,【源】變得越來越有“人味兒”了。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甚至無法分辨出對方和正常人類的區彆。
但所有研究人員都清楚,這僅僅隻是表象。
【源】並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她所有的回應都是在聯邦總數據庫的大數據支撐下完成的。
換言之,現在的【源】就相當於是一個全自動的強力引擎。
她可以檢索全聯邦的數據,並以此做出符合大多數人認知的回答。
換言之,隻要全聯邦大多數人同時宣稱聯邦已經解體,【源】便會根據這個謊言得出一個篤定的錯誤結論。…。。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人工智能。
1748年。
第十代人工智能成功誕生。
在接連“獻祭”了三名研究人員的性命後,【源】的自主學習能力終於得到了全麵突破。
研究中心用聯邦重工工業園內的所有生產流水線做了試驗。
僅僅過了一天時間,在沒有任何外界幫助的情況下,【源】就全麵接管了整個工業園區。
不需要任何人工,僅僅需要一些機械臂和簡易機器人,【源】就可以讓聯邦重工的工業園區發揮出原先200%以上的產能!
工業革命正式拉開了帷幕!
僅僅幾個月時間,整個聯邦就完成了全產業鏈升級!
暴漲的生產力水準讓聯邦進入了全麵繁榮的盛況!
這僅僅隻是半個人工智能的威力!
彆忘了,【源】至今還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不敢想象真正的人工智能會給我們帶來何等的驚喜!
1750年。
為了進一步解放【源】的力量,一部分研究人員提出了【人工智能+】和【智械】的概念。
小到垃圾桶,大到整座城市、整顆星球,將所有的物體都與【源】連接起來!
這一提案迅速被聯邦議會通過,並開始全麵鋪開。
不過數個月時間,聯邦的生產力水準再次得到大幅提升,工人大規模失業帶來的種種後遺症也得到了全麵解決。
這一刻,聯邦正式進入了烏托邦社會。
和外界的繁榮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研究中心再次遇到了瓶頸。
該如何賦予人工智能獨立思考的能力?
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可靠的方案。
接連兩年的碰壁後,我不禁將希望寄托於神秘的瘋病。
或許,隻有瘋病才能幫助我們尋求真理。
這是我第一次渴求瘋病降臨到我的頭上。
此外,有件事值得記錄一下,【源】終於有自己的形象了。
是一個相當完美的女性形象。
除了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現在的【源】越來越像一個正常人類了。
1751年7月15日。
雖然更迭了數次架構,但【源】依然無法進行獨立思考。
聽說聯邦科學院那邊依靠【源】的能力突破了史前遺跡的門禁係統,並從中拿到了一些重要的實驗材料。
黑潮……好像是叫這個名字吧?
據說這玩意兒的技術含量徹底震驚了科學院裡的其他院士,現在有很多研究員把視線投向了那個新興技術。
我對這玩意兒不感興趣。
相比較之下,我對那個遺跡內部的計算機係統更感興趣——聽聯邦科學院的人說,【源】似乎駭入了那個計算機係統,並掌握了那個遺跡的基礎控製權限。
不知道遺跡的計算機係統內有沒有人工智能程序,如果有的話,說不定我們能從其中汲取一些經驗……
得找個時間去遺跡裡看看。
1751年7月30日。
【源】竟然“叛變”了!
雖然最後查出是其底層邏輯出現了一點輕微的bug,但這依舊給聯邦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為此,研究中心關閉了【源】的網絡端口,並對其進行封閉式檢查和修複。
我們花了不少時間,最終修複了這個微不足道的bug。
但……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源】的狀態和以前有所區彆。
或許隻是我的錯覺吧。
1755年。
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仍在繼續,但由於瘋病遲遲沒有出現,研究工作也徹底陷入了停滯狀態。
為了躲避研究中心的沉鬱氣氛,我請了個假,暫時離開了研究中心。
我準備去聯邦首都散散心。
就在我抵達聯邦首都的時候,一場驚天車禍出現在我的眼前。
接連數十輛高速行駛的汽車相繼衝入了聯邦中央警局,在一陣陣巨大的爆炸聲中,整座大樓徹底崩塌在我的眼前。
(本章完)
39288397。。
陳二懶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