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秋種結束了,農民還是閒不下來,棉花地裡還有很多的活,主要任務是拾棉花,賣棉花。有的把棉花放著不賣,等有好價格了再賣,有時等來了降價,認倒黴。有時等來了漲價,你運氣好。
大部分是隨大流的,棉站大批收購,正是棉農賣棉時。早賣了也放心,放在家裡也危險,防火防盜,放一個月就是漲幾分,去掉水耗也差不多,存棉花的不多。
賣棉花是大事,挺困難的,棉站門前賣棉車子排隊,有一公裡那麼遠,有時十天半月也賣不掉,晚上從棉花車子旁邊睡覺,遇到下大雨更慘了,用塑料布把棉車罩住,罩不及時,棉花淋雨了就不能賣了,隻能拉回家曬曬再賣。
棉花那幾年是真掙錢,一車棉花有一千多斤,賣的錢有大學畢業當老師的一年的工資多,大概七八百元。人多地多勞力多的家庭,可以多種棉花,有的種棉大戶種十幾畝,年收入可達三千多元。一般的家庭種三四畝,收入在千元以上,農民那幾年真得到了實惠。
棉花是一年一季,春天播種,秋後收獲。
棉花是人工種植,擔水挖坑點種,每個坑裡放幾粒種子,可保發芽率,出苗後把不好的苗拔掉,留下壯苗子,缺苗的地方可用移苗器把苗補全,棉花從小就很受嗬護,澆水施肥打叉滅蟲災,治蟲災是大事,背上幾十斤的藥桶噴灑,蚜蟲和棉鈴蟲是棉花的大災星,有時很多天也滅不掉。天天打藥,遍遍滅災,蟲災一茬接一茬,蟲子大了滅不掉就用手捉。棉農掙錢了,棉農也真辛苦。
種棉花比種玉米和小麥收入高,當時有“一畝棉二畝糧”的說法。
金忠家在西窪地裡種了三畝棉花,在大豆茬上種的,管理的也好,棉花長的顆大棉桃子多,,開了白華華一地棉花。
金忠長的五大三粗,臉黑黑的,一隻眼有毛病,就是眼白多,說話結巴嗓子粗,滿口大黃牙,胡子拉碴,算是個醜男人。老婆有殘疾,是個瘸子,又胖又黑,還是少白頭,兩口子也搭配。
金忠和妻子拾了一天也沒忙完,天黑了也舍不得走,儘量多拾些,怕晚上有偷棉花的,這裡距家遠,也偏僻,一斤棉花能賣七八毛錢呢!金忠說,回-回家吃飯吧!晚上我--我來看著,今天是-是忙不完了,逮著偷棉花的打-打斷他的腿,老婆看了他一眼,知道說漏了嘴,守著瘸子不能說斷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