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希望城一攬子計劃(二)(1 / 2)

有不少工廠也在積極的自救,比方說從管道內遷出來的子彈廠和炮彈廠,他們的人不缺、設備也很充足,可是就沒有鋼鐵,那還能生產個屁,隻能每天弄點複裝子彈。

類似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可以說除了造紙廠、香煙廠、糖果廠之外,希望城的工廠就沒有幾個叫人省心的。

不過也不全是壞消息。

漁府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華人華裔的商業發展很快,還有一批小作坊是拔地而起,數量足足有5-600家,看樣子這些華僑的經商思維都非常的發達。

既然如此,那楊鋒就從頭開始幫希望城建立工業基礎,優先解決源頭的問題,好帶動左右行業的發展。

發出一條命令,馬上調兩萬名偽軍俘虜,調他們去煤礦挖掘,好給發電廠提供充足的燃料。

接著是再調兩萬俘虜,去鐵礦山作苦役,弄到礦石來支援鋼鐵廠。

什麼?蘇島上隻有兩座小型鐵礦,壓根就容納不了這麼多礦工?

這個太簡單了!

楊鋒直接兌換了一份蘇島的礦場分布圖,很多本地人都不知曉的寶藏,隨隨便便的就被楊鋒給點了出來。

這樣等鋼鐵廠產出鋼鐵,下遊的什麼鑄造廠、卡車廠、軍工廠、農具廠、臉盆廠就全能夠盤活了。

明明有這麼多的免費勞力,乾嘛不好好的運用?

至於其他化工類的、紡織類的、食品加工類的、工程建設類的工廠,楊鋒也決心多方麵的尋求人才。

日本人中的俘虜、美軍傷員中的專家,還有從三王山那邊直接派遣過來。

當然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真正想要這些行業興旺發達,還是得培養自己的人員頂上去。

可是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到楊鋒一口氣建立的那30所學校了。

雖說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可這些學校依舊是呈現半死不活的狀態,其中最大的問題一個是沒有足夠的老師,一個是沒有足夠的學校。

還有就是學生學習需要時間,哪怕是最初級的技術,也得經過一年左右的培訓,眼下就恰巧是一個要命的空窗期。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人口的問題。

對此楊鋒的對策主要就是這麼幾個。

一是堅持獎勵生育的政策,給婦女兒童更好的待遇、更多的配額,這是在為將來打基礎,丁點都馬虎不得,交給苗苗管控楊鋒還是非常放心的。

一是繼續從東南亞各地招募華人華裔,畢竟這個速度最快,效果也最好,完全可以說萬島的勢力就是這麼聚集起來的。

不過這裡麵也有點問題,通常聚集過來的人口,對萬島沒什麼歸屬感,不少都是迫於日軍和本地人的壓迫,坦白說這個沒什麼好法子,隻能是加強教育,趁著日軍還沒有投降,不然就連這樣的都吸引不來了。

這次拿下半個哇島,楊鋒相信人口或許能增加個幾十萬、一百萬,畢竟看到萬島的主體、看到萬島的主張和作為之後,各地華人華裔肯定會自發的聚集過來。

還有一個則是加快從川地、從三王山往這邊的遷徙。

中國人都有故土難離的觀念,越是農戶還越是跟土地的牽絆更深。

楊鋒沒法子扭轉這種千百年才形成的頑強信念,他能夠做的就是把一些活不下去的人,被各種原因趕離土地的人送到萬島來,讓他們在這裡開始新的生活。

三王山電影公司,不是派出一組人到希望城來拍片了嗎?

隻是暫時還沒有完成罷了。

等到這部影片拿回去,楊鋒就會開始大範圍的播放,最理想的結果就是在一年之內將萬島這邊的華人華裔增加到500萬。

至於眼下急需的技術人員,那就真的沒法子了。

楊鋒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一些專門學校的學生,將他們兩年的學習時間壓縮到半年,然後就直接上崗位,一邊實操一邊再以夜校的方式鞏固、加強,好應付萬島的迫切需求。

一樁樁一件件,楊鋒一路處理到這裡,終於該輪到他心心念念的煉油廠和碼頭了。

在數萬戰俘的努力下,巨型碼頭的土建部分已經基本上完工了,這可是消耗了無數的鋼筋、水泥、石料,讓楊鋒積分是血流不止。

但令人尷尬的是,目前除了李金塘那幾艘可憐的軍艦,還有搶來的那些貨船,壓根就沒有彆的船停在那裡,碼頭無法產生一分錢的收益。

還有巨型煉油廠,蘇島上倒是有幾個小油窯,可他們產出的石油卻隻能儲存起來,不然就是用土法煉製,杯水車薪的供給防衛軍使用。

這一刻在希望城,就連董天成、樊華、莉莉他們都坐不上轎車,隻能是騎著自行車、馬匹跑來跑去。

就因為萬島產出的鋼鐵太少了,合格的鋼管更少,而煉油廠偏偏最最需要的就是這些東西。

可困難是嚇不到楊鋒的,他再次發出命令,要求眾人繼續完善巨型碼頭的設施,並且還給巨型碼頭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錦帆碼頭。

至於另一邊,楊鋒也秘密的督促老和尚與何貴樵,要他們去跟盟軍聯絡,要美國人做出承諾,待澳洲戰事結束,就把太平洋艦隊的錨地選擇在錦帆碼頭。

誰不知道美軍就是一塊大肥肉呀!

不說油料、補給品之類的東西,就是那些水兵、陸軍上岸的消費就能夠叫人賺的盆滿缽滿。

楊鋒可不是什麼固執的老學究,看不慣美軍是看不慣美軍、悄悄的坑美軍是坑美軍,但這一點都不妨礙楊鋒在他們身上狠狠的賺錢。

隻是想到這個問題,自然就會聯想到另一個問題。

就在萬島旁邊,還有一個更適合做盟軍海軍錨地的地方,那就是星城,無奈現在星城還在日軍的控製下,可那些碼頭設備、那些優秀的人員都讓楊鋒是眼熱不已。

遺憾的是星城是英國人的地方,未來楊鋒很難插隻手進去,但是這並不妨礙楊鋒下次過來東南亞,直接站一站、乾脆把星城的好東西全部都搬運到錦帆碼頭去。

除了以上這些,楊鋒還要安排許多具體的工作。

比方說打撈大和艦,恰巧海軍手裡有一條大型半潛船,如果能把大和艦順利的打撈起來,修複之後重新利用,相信連美國人都會眼紅。

而且除了大和艦之外,附近海域還有不少其他的沉船,積累到經驗之後,楊鋒可是打算一艘都不放過。

想的更遠一些,在澳洲附近的主航道上,被王忠勇和北風之神擊沉的那些運輸船,還有美日大戰的那些沉默戰艦,楊鋒一點都介意旁人說自己是撿破爛的。

處理完工業和教育、人口,還剩下的一大塊就自然是農業了。

隨著集體農莊的竣工,新農田、新種植園的開墾也是緊鑼密鼓。

有了無數免費勞動力,再加上楊鋒這次來到的20萬噸糧食,萬島已經初步從食不果腹的狀態中掙脫出來了,儘管糧食產量還是很低,但是增產速度卻非常的驚人。

小200萬人生活在集體農莊內,這樣算一算的話,光是耕地就需要3000萬畝,這絕不是什麼小數目,一旦給這些農田都種上高產的狂豐一號,楊鋒直接就笑了出來。

可惜呀!

現實哪有想象的那麼美好!

蘇島的地貌本就少平原,為了實現給每個壯勞力15畝土地的承諾,董天成他們已經快把希望城附近的平原都給挖光了,要不是楊鋒阻止,這幫家夥都想要把幾個大湖給填平嘍!

現在是勉強湊上了數,不管有沒有墾荒,3000萬畝這個數是湊齊了,但楊鋒心裡清楚,一旦孩子長大成人,那就真沒有地方給他們分了。

好在那時十幾年之後的事情,暫時不會來煩楊鋒。

即便是各種渠道遷徙來的人口,楊鋒也會將他們主要往空置的城市裡麵遷,讓他們做工人、讓他們去經商,總之就是平衡好工農之間的比例。

況且除了農田,蘇島這邊還是能建立無數種植園的,這也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重頭戲。

到今天為止,在接收原來種植園的基礎上,萬島掌握的種植園已經有800多個了,其中有200多個全部種植了新的經濟作物,也就是龍血橡膠樹、糖霜甘蔗和千果呼叫,剩下的則是一般品種以及大量的果園。

什麼咖啡園、香蕉園、椰子園、棕櫚園等等等等,儘管這些品種的產量一般,可好在是現成的,直接就可以產生收益。

哪怕是此刻,在香肉的格子裡麵楊鋒就裝了不少的橡膠和水果,全部都是國內可望不可即的好東西,也算是多多少少的回饋一下川地的20萬噸糧食。

至於下一步的計劃,自然是充分利用蘇島的山地,直接把種植園增加到5000個,並且全部都種上經濟作物。

這場世界大戰,基本也算是接近尾聲了,一兩年之後整個世界都會轉入重建和發展,到那時這些種植園也該成型了,而他們就是楊鋒未來的金庫。

橡膠被稱為工業的肌肉,可以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

咖啡、糖、水果之類的消耗,也會隨著人口和富裕節節攀升。

楊鋒要做的就是早做準備,到時候好搶占這些市場,哪怕是萬島隨處可見的椰子,楊鋒也預備將其開發成椰子糖、椰子汽水、椰蓉等等相關產品。

有這些再加上大量產出的糧食,楊鋒就不信萬島的民眾還會餓肚子,即便是出口也肯定能換回來外彙、礦產、商品之類的稀缺物資。

在傳統的種植之外,楊鋒還預備發展養殖業和捕撈業。

目前已經發展到50多萬頭的羊,剛剛才交給樊華不久,才把養殖廠建設起來的雞、牛、豬和鵪鶉,彆忘了還有在湖泊中瘋狂繁殖的羅非魚。

這下東西可以為萬島民眾提供大量的動物蛋白質,可惜受環境的限製,這些禽畜想要發展到出口的地步,應該是機會不大,畢竟比草地就沒什麼國家能比過新西蘭、澳洲和巴西這些國家。

但是在國際貿易發展起來前,楊鋒至少要保證大家有肉吃,餓著肚子的話就更不要談什麼發展、談什麼凝聚力了。

萬幸的是萬島這氣候,非常適宜植被的生長,就楊鋒開發的那個雙食苜蓿,不但成為了民眾的主要蔬菜,更是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保障了奶、蛋之類的生產。

未來楊鋒的要求就是繼續擴大種植麵積,簡單來說就是把能種的地方都種上,接著搞青儲、搞大型的飼料廠,保障養殖業的發展。

這些產業都可以創造就業,容納更多的人口。

等到最後的遠洋捕撈,船楊鋒手裡是現成的,稍加改造就可以使用,但航線和海域並不安全,肯定要等到戰爭結束了。

不過這就跟貨運一樣,可以帶回食物、可以創造財富、可以容納就業,甚至是促進未來造船行業的興旺發達,這楊鋒是萬萬不能錯過了。

無奈時間上還差一點點,現在就隻能小規模的嘗試,到印度洋去試試水,什麼南極的磷蝦、白令海的帝王蟹、秘魯的鳳尾魚、太平洋的真鱈魚,這些好東西還的再多等一等……

在楊鋒的思考當中,時間是一溜煙的就過去了。

這時香肉突然向楊鋒報告,說是距離錦城不遠了,這下楊鋒才迅速收拾收拾,做好了跳傘的準備。

等到天上一朵白花綻放,楊鋒抱著香肉噓噓落下,周圍的氣溫立刻就給了楊鋒一個小小的教訓。

冷!

真的是刺骨的冷呀!

之前楊鋒在萬島都習慣了,冷不丁回來三月份的春寒就被楊鋒凍了個透心涼,幸好楊鋒隨身空間內有厚衣服,簡單往身上一裹,他的雙腳也結實的踏上了土地。

隨後就是取出魚龍,並且在半個小時後,降落到了專用的停機坪。

當楊鋒帶著香肉下來,前來迎接他的警衛就馬上向他報告起來。

“旅座,你快回大宅吧,謝公……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