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迅速拔出鐵戳子,帶出了一些稻粒,他將這些稻粒放在手心裡仔細端詳,用手指輕輕撥弄著,查看稻粒是否飽滿,是否有雜質。
周圍的村民們,誰也沒有想到今年竟然如此地嚴謹,一個個的大氣都不敢出,眼睛緊緊地盯著這個衙役的動作。
衙役捏起一粒稻子,而後塞進嘴裡,慢慢咀嚼著,他這是在感受稻子的硬度和乾燥程度。
過了會兒,他才點了點頭。
陳大川這才放下心來,要交的糧食,他們家都是挑選了品質較好的,就是擔心會通不過檢查。
衙役又走到了下一個袋子前,再次重複起之前的一係列動作。就這樣,他持續不斷地重複著,一直到所有袋子裡的糧食都被檢查完畢。
在糧食合格之後,坐在糧長身旁的文書這才不慌不忙地提起筆,開始記錄。
後麵的村民中,有不少人開始緊張起來,也有排在末尾的已經在悄悄喊來家人,將糧食扛走,回去換糧。
當然,其中也有那依舊心存僥幸的人,他們認為隻是因為是第一家,所以衙役們才會對每一袋都如此仔細認真地進行檢查。
隨後,衙役揮了揮手,陳大川趕忙連連鞠躬,接著便向後退去,下一個村民則扛著糧食走上前來。
一直檢查了五六家,都是這般嚴謹。於是又有不少村民看到這種情形後,悄悄地返回家中去更換糧食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檢查工作還在繼續進行著。
其中有幾家由於糧食未能達到標準,而被處以了雙倍的懲罰。
那些沒有被處罰的村民內心滿是唏噓感歎,一個個在心中直呼僥幸,暗自慶幸著。
陳家這邊,是陳大鬆和陳大山兩個人一同搬運著糧食前來的。
那衙役僅僅隻是瞧了一眼,甚至都無需用秤去稱量,便已然知曉數量是不對的。
一個衙役清點了一下糧食袋子,另一個衙役則翻開了冊子,隨後兩人進行了一番核對。
“陳仁家,糧食的數量不對。”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糧長在內,目光齊刷刷地都投向了陳大鬆和陳大山二人。
陳大山頓時感覺如芒在背,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十分尷尬。他囁嚅著嘴唇,想要解釋什麼,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陳大鬆則是嬉皮笑臉地走上前去。
“大人呐,數量絕對是對的呀,一點都沒少,真沒少,您過過秤就曉得了。”
“陳仁,擁有水田二十五畝,應當上交糧食三百五十二斤。可這裡連三百斤都達不到吧?”衙役一臉不悅,看著陳大鬆說道。
用來裝糧食的袋子大致相同,基本的重量也相差無幾,而陳大鬆他們二人搬來的袋子數量看上去僅有兩百五十斤左右的樣子。
“大人,沒錯的,我們家原本是有二十五畝地。這不我們家剛剛分家了嘛,分了八畝地給我三弟家呢”陳大鬆小聲地說道。
那衙役聽了之後,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接著便開始進行稱重。
而站在一旁的陳大山,此時他的手心裡已然全都是汗水。他是被嚇得,他完全沒有想到,老娘竟然會膽大包天想出這麼一個主意。
這可是在欺騙官府啊!這要是被暴露了那還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