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小汽車你坐一次就不想坐了。
實在是太廢人了。
就趙愛民坐的這輛車。
牌子是不差。
但是穩定性等等方麵終究還是不行。
晃得他都要吐了。
坐著這輛車。
趙愛民不禁想到汽車工業時代。
國內第一輛自主研發的小汽車。
是“東風”牌汽車。
車頭標誌為一條金色的龍。
這條龍的表麵是由純金打造的。
車身側麵寫著“第一汽車製造廠”字樣。
“東風”牌轎車流線型車身也讓人感覺到不一樣的美感。
銀灰與絳紫的配色顯得整輛車都無比的大氣。
發動機借鑒的是奔馳190。
變速箱由四個前進擋和一個倒車檔組成。
底盤則是根據西姆卡的基本結構進行部分改進。
整輛車在最初設計的時候。
要求經濟時速達到30—50公裡。
最高時速為128公裡。
“東風”牌轎車是我們第一次自主研發的。
可因為經驗不足,技術不成熟等等各種原因。
導致這輛車的故障率比較高。
所以最終也沒有辦法實現量產。
就這樣。
這個項目被人叫停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
相較於國外提供的技術和生產線等等各方麵的支持。
自主研發實在是太困難了。
不過。
還好國家一直沒有放棄。
經過多次嘗試後。
最終成功製造出一款高級轎車。
紅旗。
滬上借鑒其中的經驗和技術。
打算把這款車打入市場。
麵向老百姓。
成為一個品牌。
shanghai轎車。
這是這兩款車都不
是普通百姓能接觸到的。
一個是因為各方麵原因。
隻能供領導人乘坐。
一個是還沒有正式生產。
你隻能知道有這麼個東西。
但是誰都沒有見過。
所以。
大馬路上跑的車還是外國車居多。
領導階級大都是老大哥留下來的。
像是吉普車。
自主研發並投入生產的有東風和紅旗。
商務車以奔馳為尊。
在這個年代是沒有私家車的。
婁曉娥家裡是有一輛車。
可是那車名義上也是屬於軋鋼廠的。
婁父想要用車可以。
但必須是以軋鋼廠董事的身份去用。
你要是敢說這車是你家的。
你想用就用。
那麼恭喜你。
你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想到婁曉娥。
趙愛民的心裡也不是個滋味。
他沒有真正見過婁曉娥。
可是原著裡麵的她。
實在是讓人憐惜。
不過是這個時代的犧牲品。
趙愛民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