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怎麼,家裡就真的不能談工作了?”
向茹娟難得地抱怨了兒子一句,旋即馬上就妥協道:
“好、好,媽不說了還不成麼?你自己的事自己看著辦吧,媽是多管閒事。”
一邊說,一邊把切好的火腿腸放進盤子裡,遞給向江海道:“喏,拿去,鹹菜自己拿。”
接著,又去盛煎蛋。
向江海那句話本來也是威脅,不是真的就因此不吃早餐。
母親辛辛苦苦地為他準備了,如果就這樣不吃就走,她一定會很失落。
向江海絕不是那個不懂事的孩子。
恰恰相反,倒是經常有如下的情況。
比如母親把菜做鹹了或淡了,或者哪道菜做得不怎麼成功,嘴裡念念有詞地忐忑自責時,向江海除了表示肯定,接下來就是儘可能地多吃。
目的隻有一個,以自己吃得多,來化解母親心裡的不安。
這雖然是小事,可在向家裡,卻經常發生的。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不舍得,兒子對母親的愛是儘量讓母親開心。
今天的早餐更是如此。
從向江海一進廚房,聞到烤麵包片和煎蛋混合在一起的香味,他的肚子裡就已經開始打雷。
讓他因為母親不經意的一句關心,就耍性子不吃早餐,不僅虧待了自己的胃,更不是孝順的向江海的做派。
他接過火腿腸,伸手丟進嘴裡一片,一邊嚼著,一邊打開冰箱,拿出鹹菜罐。
回到客廳的餐桌前,向江海用牙撕開牛奶袋,一邊喝著牛奶,一邊繼續用手抓著鹹菜和火腿片開吃。
“這孩子,拿雙筷子就那麼費事麼?不講衛生。”
向茹娟嘮叨著,把盛著煎蛋和烤麵包的盤子放在桌上,轉身又去給向江海拿碗筷。
多少年了,每天早晨起來,母子大多是類似的場景。
十分鐘後,向江海出了家門,上了自己的二手捷達。
開出小區,向江海的車,並沒急於奔向西店村,而是先去了城裡的主街,他要先去接賀曉雅。
即使不是副站長了,他也得擺點鎮乾部的架子。
一個人去,不僅勢單力薄,而且也很沒氣勢。
再者,攔阻西店村的上訪,本也不是著急的事,更不是他所願。
何況,時間還來得及。
轉進賀曉雅家小區所在的輔街,離著不遠,就看見賀曉雅一邊吸著豆漿杯,一邊吃著手裡的包子,在向他這邊眺望。
手指頭上,還晃蕩著一個早餐店的塑料袋,裡麵看起來是豆漿和包子。
顯然,是細心的賀曉雅為他準備的。
賀曉雅是在馬坤掛了電話後,接到向江海打來的電話。
當時,她剛剛起床。
見是向江海打來,賀曉雅一骨碌爬起,光著上身就接起了電話。
如果手機有遠程即時視頻功能,恐怕向江海就能看到此刻動人的風景。
賀曉雅光滑的雙腿垂在床前,不住地悠蕩著,使勁清了清嗓子,以使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溫婉悅耳。
“海哥,好早啊!”
賀曉雅不太關心向江海為什麼這麼早給她打電話,她隻想多和向江海聊幾句。
這比什麼都重要,也順帶給自己新的一天,注入快樂的因子。
昨晚,自己被向江海狠心賣了一次豬仔,把自己倒給了‘情敵’秦娜娜,的確使她鬱悶了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