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的賀曉雅心裡一陣拔涼。
韓社長果然是老辣,什麼都瞞不過他。
如果向站長不能讓這些人信服,那接下來的勸說,也肯定就彆指望什麼了。
一著急,賀曉雅乾脆擠進門來,在向江海身後站定。
她呼吸急促,胸脯劇烈地起伏,滿眼的擔心。
屋裡的這些老鄉們,卻沒理會她,已經開始不耐煩,紛紛指責向江海。
“向站長,你既然說了不算,那還給我們打什麼保票啊?”
“就是,你連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怎麼跟鎮上申請經費?”
“還是彆折騰了,我們按以前的方式弄著吧!”
“你啊,還是該乾嘛乾嘛去吧,就彆來這添亂了。”
屋裡的場麵一時亂紛紛,韓社長並不製止,更樂見自己的影響力作用。
向江海則有些頭大。
沒想到韓社長這麼難纏,隨著他的步步緊逼,自己已經沒了退路。
雖然向江海相信,隻要養殖戶使用潘教授的技術,就能提高雞蛋的品質,也能形成足夠有說服力的競爭優勢。
可好產品不一定就能賣到好價錢,這是不爭的事實。
就連國外曆史上著名的哲學家,都把“商品到貨幣”的轉化過程稱之為“最驚險的一躍”。
說的是如果產品不能順利轉化成貨幣,所有的付出就會打水漂,生產者就要墜入萬丈深淵。
更何況向江海,一沒市場銷售的經驗,二缺乏這方麵的資源。
剛才硬著頭皮答應,說是找人溢價收購雞蛋,一方麵是對檢驗報告上活生生數字的信心;另一方麵,他想到了程偉。
程偉的舅舅在吉海市有五家大型連鎖超市,萬一第一批雞蛋生產出來賣不出去,他可以找程偉按照承諾的價格收購了。
看在老同學的麵上,這個忙程偉肯定能幫。
可廣義村的整個養殖場,足足有一百五十萬隻蛋雞的生產規模。
這麼大的生產量,一旦開足馬力生產,恐怕就不是程偉舅舅的超市所能接受得了的。
何況,這些雞蛋是高品質的,價格再比超市裡老大媽們挨個比價的雞蛋高出五成,市場必將大大縮小。
一旦養殖戶的雞蛋銷不出去,那向江海可就不是被免職的問題了。
換句話說,沒等產品到貨幣的驚險跳躍,他向江海已經掉下懸崖,被摔得粉身碎骨了。
除此之外,包括韓社長和潘教授都聚焦的問題,前期物料投放的采購資金,最少需要二十萬,這也遠遠超過他的能力。
剛才賀曉雅擔心的,也是這一點。
雖然當著潘教授的麵,他沒讓賀曉雅說下去,但不代表資金已經有了著落。
這些難題一股腦地擺在向江海麵前,使他不由得猶豫起來。
很顯然,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要麼,硬著頭皮走下去,結果可能是粉身碎骨。
要麼,及時收手。
這些僅僅是工作,沒必要為此把自己置於險地。
再者說,就算完不成馬鎮長布置的任務又如何?
大不了給個處分,也總比把自己逼得沒有退路強。
可這樣,真的是他向江海的選擇嗎?
最起碼,在他的字典裡,沒有退縮這個詞。
知難而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一直是自己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