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隱匿去明代許多文治武功方麵的閃光點外,除在明代的酷刑、太監、錦衣衛等問題上大肆渲染、大做文章之外,更刻意把明朝的多數皇帝使勁往殘暴、荒.淫、昏庸、弱.智等幾個方麵寫。
而有關明武宗的曆史記載,很可能是被削刪篡改得最為嚴重的之一,所以,明武宗朱厚照也是被清朝統治者此一行徑傷害最深的明代皇帝之一。
總之,拍戲前對角色做足功課,已經成為林曉光的一個習慣。
要是不好好揣摩下劇本,開拍的時候,林曉光是很難進入狀態的。
五天後。
《機靈小不懂》片場。
張衛健正在和李兵兵說戲,林曉光則在攝影機後麵觀摩,趁著等戲的機會,順便學習點表演經驗。
張衛建一本正經地說:“兵兵,你等下甩我幾巴掌。”
李兵兵問:“真打?還是借位?”
“真打,我自己會躲!但是,你要打我後麵站著的幾個演員,你也彆真打他們臉上啊!”
“明白了,我裝作打到他們就行了,對不對?”
“沒錯。”
原來,今天這一場戲,說的是李兵兵飾演的“應籽言”跟張衛健飾演的“不懂”鬨彆扭,並且發火的情節。
為了讓場麵看起來好笑,張衛健自己設計了這段‘耳光戲’,要李冰冰右掌連出重手,他卻低頭閃過,這全部的耳光便全招呼到他身後的演員臉上,以此顯出喜劇效果。
雖說張衛建是一名電視喜劇演員,但他其實並不搞笑,嚴格意義上來講,張衛建最擅長的是哭戲,他從來都不擅長搞怪。
也許有人會對這個觀點覺得匪夷所思,但事實確實就是如此,想想張衛健的喜劇,好好去想想。
“涼風有興秋月無邊”。
“神神氣氣神神氣氣不懂老師”。
“我是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特派使者西天取經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帥到掉渣啊!”。
這些射彈珠一樣出來的台詞,其實就是張衛建在用台詞來掩蓋自己在喜劇上天分不足的尷尬。
張衛建的喜劇往往都是過於浮誇,像奶油小生,誇張的表情和誇張的語氣,加上喜劇本子的質量,這才殺了出來。
比電影屆他一直模仿的那位周先生,差得很多。
當然了,張衛建跟周先生比,其實就是電視明星和電影明星的差距,他倆完全不是一個級彆的演員。
不過,張衛建能憑借自己另辟蹊徑的表演方式,在電視屏幕上闖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天,自然也有他個人的成功之道。
“各人員就位!”
攝影師扛著攝影機對準了一扇舊木大門,門前停著李兵兵和張衛健,以及張衛建身後的幾個男演員。
“a!”
“吱呀!”門被拉開。
……
“停!好!”
靳德茂喊了一聲。
張衛健在鏡頭麵前的時候,靳德茂給了他極大的自由度,像他這種地位的男演員,隻要不偏離大劇本方向,細節方麵想怎麼演就怎麼演。
從第一天開拍,靳德茂就一直對張衛建處在一種放任的狀態。
像林曉光這樣的小演員就不同了,大到肢體動作,小到細微表情,靳德茂都要替他重重把關。
新人演員嘛,和功成名就、經驗豐富的大明星相比,待遇肯定是不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