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那就要有資本的責任和擔當。”
座山雕嚴肅的說道:“不要覺得我偏袒誰,我偏袒的隻是對大盤有利的人……我隻在乎這個大盤,你既然有能力撐起來,那就不應該藏著掖著。”
“我缺的不是投資……”李明洋無奈道。
座山雕點點頭,“你缺的是資源……所以中影能夠調動的資源,也就是你的資源,無論是服化道,還是專業的幕後,以及設備,我都能給你安排好,彆老想著中影賺你多少錢,中影不差你那點錢,我要的是票房。”
中影……或者說座山雕對國內電影工業化的投入是瘋狂的。
掌握電影上中下遊的中影,擁有外人難以接觸的頂級資源。
比如說最先進的拍攝器材,與好萊塢接軌的攝影棚,擁有國內頂級服化道渠道,軍隊、科學院、文化泰鬥都有路子。
還有國內最好的特效設備。
中影在設備投入方麵,冠絕國內,因為中影並不追求利潤,至少在上市前是不追求的。
每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的5%,都將無償成為電影專項資金的一部分。
這筆錢不歸中影管,但座山雕有本事調動這筆錢。
中影擁有國內最頂級的電影設備和基礎設施。
但國內並沒有人能真正合理利用它們。
“電影是很複雜的,上次我們是犧牲了很多很多利益,花束才能拿到那個票房,實際上是虧的。”
王常田沉聲道:“這次我們是奔著盈利去,所有的外部條件,中影都會給你安排好,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拍一部真正的商業電影,奔著票房去,所有的點都要圍繞票房。”
座山雕和王常田唱雙簧似的,給李明洋剖析他的現狀、中影的目的、電影的需求、票房的重要……
“停停,你們跟我說了那麼多,道理我都懂,你們直接說讓我為大盤貢獻多少票房!”李明洋直接道。
“自然是越多越好。”座山雕笑道。
“至少要衝進年度前十。”
李明洋雙手在會議桌上規律的敲了起來。
座山雕和王常田靜靜的等待李明洋的答複。
他們想知道,李明洋做電影的決心。
噠噠噠!
李明洋雙手停止敲擊,抬起頭來,咧嘴一笑,“不如來把大的,你的名字,我要加錢!”
“加多少?”
李明洋伸出一根手指。
“一千萬嘛,可以。”
李明洋搖了搖頭,“我要加一億!”
……
座山雕和王常田都以為李明洋說的是氣話。
並沒有當真。
直到……李明洋從懷裡掏出一份皺巴巴的文件,說出拍攝計劃書的時候。
兩人才發現李明洋是認真的。
原定投資三千萬,再加一億,那就是一億三千萬啊!
三億九千萬才能回本!
兩人很佩服李明洋的勇氣,但是勇氣不能當飯吃,他們太了解國內電影市場了。
這根本不可能……
究竟給李明洋定一個什麼樣的目標,座山雕特地派人做了一個調查。
現在的人們還沒有大數據的概念。
但用數據判斷一個導演或者明星的票房號召力,早就有了。
好萊塢有專門的電影市場研究公司,專門做電影數據。
製片人都是拿著調查數據,去組局,找演員、找導演、談判、議價、定價。
國內當然也有,隻不過不夠成熟,標準很混亂,一直在變。
畢竟國內電影正在起步階段……盜版橫行,血流成河。
不過大方向還是有的。
那就是投資成本高、有大導演和大明星。
通過調查到的數據,座山雕專門在中影內部開了一個會,最終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李明洋有票房號召力,但是不多,兩千萬左右。
再搭配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有希望破億。
在李明洋來燕北之前,座山雕和王常田吃了一次飯,座山雕想著先破個億,王常田卻覺得破億太少,至少要衝進年度前十,兩億起步。
兩人對李明洋寄予厚望,一億隻是極限而已,他們要的是奇跡,要的是兩億。
至於四億……那可是建國大業的檔次啊!
靠上百位明星堆出來的。
國內能衝擊這個票房的電影導演鳳毛麟角,不超過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