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前輸入密碼,核對了指紋,“哢嚓”一聲房門打開。
“走吧,我師父就在裡麵。”
房間寬敞明亮,一排排貨架上擺放著大小不一的藏品。
有的是被透明的罩子罩住,也有的是被裝入到一個個木盒子內。
三名工作人員,以及九老,正在對一隻花瓶做著鑒定。
兩人沒有打擾,站在一邊靜靜等待。
韓小龍的視線,放在了堆在地麵上的一堆古玩字畫上,如果所料沒有錯的話,這些便應該是他們檢查出來的贗品。
大到青銅古車,小到指環玉墜,種類皆不相同。
如果非要說哪裡相同的話,那就隻有它們的價值都是不菲。
九老這裡還要忙活一陣,韓小龍,索性走到那堆贗品邊上,拿起一塊古玉端詳。
古玉是古代美石之泛稱。
具有質地細膩、色澤濕潤、瑩和光潔、冬不冰手、夏無激感等優點。
遂為世人所喜愛並逐步成為封建禮製的重要表征。
在古代,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彼德焉。
而玉的色澤溫潤象征仁慈,堅硬質地象征智慧,不傷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義。
民間相信玉能護身、驅邪,代表著正氣和靈性。
對於古玉,可以工精、質優、色巧、形奇為標準進行收藏。
一般說來,新玉的鑒定側重於玉材真假、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細,而舊玉的鑒定,則要識彆玉器的製作時代、曆史上的作用和占有者的身份。
古玉一般刀法比較精美,紋飾比較古樸,鑒賞古玉,更應重視的是其文化內涵和曆史價值。
而此時他手中的古玉,無論是工精、質優、色巧、形奇都是上佳之選。
雖不說是古玉中極品,但也具備極高的收藏價值。
而且雕工精湛,類似於古代皇家工匠才能具備的手法。
這是贗品?
無論怎麼看,也都與真正的古玉一般無二,不會是九老他們判斷錯了吧?
韓小龍用力搓動,將古玉湊到鼻尖聞了聞,一股淡淡的焦糊味傳入鼻中。
這是什麼鬼?
正宗的古玉,如果是地下出來的,帶有一些土腥味,還可以理解。
但是這焦糊味兒是怎麼出來的?
有人拿火燒過?
也難怪九老他們會斷定,這枚古玉是贗品。
“小龍,你也看出來了?”
蘇姍走過來感歎道:“高仿品做得簡直天衣無縫,如果隻看色澤、質地、刀工,簡直與真品一模一樣。”
“那你們怎麼檢測出他們的不同?”
韓小龍十分好奇。
“因為這些仿製品,雖然仿得很高明,但是還有很多的地方能看到,是重新處理過。”
蘇姍接過韓小龍手中的古玉,指著古玉邊緣的一處雕工。
“他們仿古選擇的玉,都是存放了百年的古玉,很難找出毛病,但很有可能是因為趕得太急,所以在快要收尾的時候,留下了現代工藝的元素。”
在古代人們的生產技術不如現在先進。
通常是手工雕刻,主要用到的工具是手工坨刻工具,雕刻技法邊緣轉折處難免粗糙。
而現在的社會機器生產取代手工操作,縮短工時節約時間,同時,還有一個特點是現在的電動工具轉速高,放大看的話就會產生崩口現象。
蘇姍指給他的地方,正有一條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