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機方麵,去年共交付秦光一號24台,總計銷售額2376億,這個數字隨著產能的提升,今年有望再翻一番。”
“剩下的安防監控攝像頭業務,以及瞄準鏡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等其它光學產品業務,因為產品型號比較複雜,就不做一一分析,這兩個板塊的業務全年總計銷售額是3789億,其中1708億的最大頭是軍方采購的50萬套瞄具。”
【總銷售額57831億,淨利潤17867億】
這是大秦光學最終給出的成績單。
這個人成績單頓時驚呆了全場高管!
大秦光學前年每個月的平均流水,還隻有三千多萬,年銷售額連五億都不到。
但憑借著光刻機的技術突破,能自己造相機後,各方麵數據直接翻了差不多一百多倍,確實有些誇張。
照這個趨勢下去,估計今年大秦光學的流水,就能邁入千億的門檻了。
而且相較於其它公司而言,大秦光學的流水和盈利能力一直非常穩定健康,基本沒有過負債,唯一一次貸款,還是康馳創建大漢矽業的時候貸的那六千萬……
再舉個更直觀的例子,華威22年在全球的總銷售額雖然高達六千多億rb,但它的淨利潤,卻隻有356億,所以如果單看盈利能力的話,大秦光學幾乎就等於半個22年的華威了。
當然,華威22年利潤這麼低,是因為那年是他們最困難的一年,賺的錢大部分也都投入到研發了,去年他們的財務報表還沒公開,但肯定全麵暴漲。
而大秦光學的研發成本,大部分都被康馳給乾沒了,再加上光刻機業務高達56的利潤率,才讓大秦光學的這份成績單能夠如此亮眼。
方啟明結束彙報後,大家立即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下一個上台的是明雨晗。
這個康馳曾經用了小一年的董秘,雖然表現算不上驚豔,但能力相對均衡,對於大漢矽業這種專注生產管理,基本不需要考慮開疆拓土的公司來說完全夠用,因此已經被張晴提拔成了大漢矽業的ceo。
大漢矽業的產品結構也非常單一,就是賣矽片,目前每月產能穩定在260萬片,年銷售額2142億。
“……在剝離了研發部門後,大漢矽業的盈利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淨利潤率從前年的2979提高到了419,去年淨利潤8974億,公司目前還有1343億債務還沒還清。”
明雨晗最終總結道:“隨著目前國內半導體企業對大尺寸矽片的需求持續上升,大漢矽業計劃今年擴產至300萬片每月,並有望在後年第一季度,償還完全部貸款。”
後年就能還清2345+50億貸款?
這個時間節點,倒是比康馳當初預想中的要快很多。
畢竟當初大漢矽業是空手套白狼,直接把市值兩百多億的矽信給吞下來的,而如今隻要再過一年,基本就能完全消化過來了。
而且現在的大漢矽業,每年能有8974億的利潤,和當初靠申城矽產業輸血,才能勉強支撐的矽信相比,價值完全就不是一個級彆的。
針對穩定盈利的公司,估值一般就等於上一年的利潤乘以五到十倍,而康馳這幾家企業,都是行業龍頭,所以如果他想賣的話,按頂額十倍來算估計資本都搶著要。
所以這麼算下來的話,大漢矽業的估值,至少也是八九百億。
至於像大秦光學這種,還有非常大上升空間的企業,彆說乘以利潤的十倍了,乘個三十倍肯定都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