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德時代的虹吸效應下,有八十多家鋰電池的上下遊企業總部直接落戶寧德,兩百多家涵蓋核心材料、電池結構件和智能裝備的頭部企業,也都在寧德設立了分公司。
雖然隨著大漢芯業落戶鋼城,大唐重工落戶東陽,都同樣對當地經濟和產業鏈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以後都是有希望超越寧德的。
但至少目前來說,論企業對城市的影響力,估計還是寧德時代更強。
坐在車上的康馳,看著隨處可見的“華國新能源電池之都”標語,也不禁有些感慨道:“這還真這就是一座造電池的城市啊。”
“嗯,寧德本來經濟底子就薄,出了個萬億企業,對它們來說就是絕對的支柱產業了。”張晴讚同地點了點頭,“不過現在伱把這麼誇張的鈉電池搞出來了,這整座城市都得給你打工了……”
“哪有這麼誇張。”康馳笑了笑,“而且給我打工多好啊,從不壓榨員工的華國好老板,不知道多少人眼巴巴地想來我們公司呢。”
“嗯,這倒也是。”張晴手輕輕地托下巴微笑道,“可惜不是每家企業都有你這樣的好老板,就算他們想成為你這樣的,也沒那實力……”
“這算是在誇我麼?”
“不,我是在罵你實力太變態。”
“……”
本來寧德時代準備用最隆重方式來歡迎康馳的,但為了安全起見,張晴提前和他們溝通了一下,讓他們低調點,
因此除了寧德時代的少數高管,沒人知道康馳突然到訪寧德。
雙方見麵後,照例是一頓商業互吹,然後曾總親自帶領康馳,在他們公司的展廳轉了一圈,展示了寧德時代的輝煌發展曆程和主要產品。
雖然張晴提前讓他們低調點了,但來的畢竟是康馳。
論財力,龍騰集團雖然沒有讓第三方進行進行過估值,但從抬手就是幾千億的換電站投資就能看出,實力和背景都深不可測。
論科技水平,光是一個EUV光刻機,就直接碾壓了他們。
因此曾宇清再怎麼低調,也不可能隻帶兩三個人接待。
於是包括帶康馳去展廳轉的,以及提前在會議室等待的,會議室裡加起來足足十幾個各部門的領導,
他們個個都手拿筆記本正襟危坐,一副要認真傾聽甲方需求的架勢……
看到這個架勢,康馳連忙湊到曾宇清耳邊,小聲道:“其實我這次來,就是想和您私下談點事……我們張總應該提前轉達過這個意思。”
曾宇清不由愣了愣。
私下談談?
他記得秘書隻說低調點啊。
曾宇清想了想後,立即對秘書說道:“把會議取消,我們去貴賓室談。”
於是康馳便跟著曾宇清,來到了一間裝修相當豪華的會客室。
在進去之前,賴慶雷還提前進去排查了一番,確認沒問題後,才讓陳海帶著康馳進去。
麵對康馳的謹慎,以及他身邊跟著的兩個保鏢,曾宇清雖然覺得有些誇張,但也沒說什麼。
畢竟又是光刻機又是采油蟲的,國家還能不保護國寶一樣保護他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