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四千個,是高速服務區網點,基本每隔一個服務區,就設置了一個換電站,兩個換電站的間隔距離,也都不超過一百公裡。
而換電站和電池的技術標準和設計方案,康馳主要是交給了嚴輝團隊來負責,他原本就是搞精密設備的,對於這種涉及到精準對接換電工作,上手的難度其實並不大。
嚴輝在對蔚來的換電站進行了深入考察和分析後,首先初步製定了一套電池標準,然後讓張晴帶著這份標準,以及康馳的要求,前往江北省薑湖市,找到了齊瑞汽車。
因為和上汽合作,齊瑞曾經有一個人儘皆知的修車排隊梗,但憑借著他們堅強的意誌和產品品質的提升,他們不但度過了最艱難的初創期,更是一度成為了國產車的一哥。
但自從2012年後,齊瑞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逐漸和長安、長城、BYD等第一梯隊自主品牌拉開了距離,國內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少,
在車輛月銷量榜上,他們賣的最好的車型瑞虎8,連前三十名都經常擠不進去。
齊瑞老了。
這個老體現在很多地方。
都說齊瑞在自主品牌裡麵就像個理工男,隻知道琢磨技術,這個觀念讓他們跟不上時代的營銷方式,
哪怕產品力其實很不錯,市場宣傳的手段也總是慢人一步,甚至經常鬨出笑話,自毀形象。
觀念守舊,營銷不行,加上設計老土,你怎麼玩得過人家?
玩不過,就沒錢,沒錢就搞不了新技術研發,導致他們在新能源發展的賽道上,比燃油車還更慘。
不過好在,這幾年他們通過出口戰略,幾款主推的燃油車在海外市場,都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績,過得其實也不算太差。
但畢竟是曾經的王者,隻要有機會,誰不想來波王者歸來?
當齊瑞董事長謝景森收到了大唐重工的戰略合作邀請,並得知了大唐重工這次,初期投資規模就是三千億的大手筆後,頓時大為震驚,
同時他也立即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他們在國內市場重返顛覆的機會!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們這次的角色,是代工設計和製造。
張晴看出了謝景森眼神中的患得患失,於是立即補充道: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方案可行,看好我們的這套模式,也完全可以選擇按照我們的電池標準,推出齊瑞自己的電車分離汽車,享受我們的換電服務。”
謝景森聽後,反倒猶豫了。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套方案行不行得通,初期老老實實當個代工廠,用彆人的錢來試水,風險才是最低了。
如果效果好,他們再自己入局其實也不遲。
“我會認真考慮的,不過前期的話,或許幫伱們代工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張晴點了點頭,也沒有強求。
接下來,她傳達了康馳提出的設計要求,然後開始討論設計費、代工費,擬定合作合同等瑣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