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龍之歸鄉(1 / 2)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7016 字 2個月前

【大過年的還得了重感冒,每天咳嗽不斷,喉嚨都嘶啞了,難繃】

隨著春天的到來,風和日麗的法國南方海岸,正迎來自己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

萬裡波濤、碧波萬頃,溫暖的海風吹拂過地中海沿岸的秀美山川。這裡沒有北海和大西洋常見的驚濤駭浪,隻有讓人慵懶迷醉的悠閒舒適。

不過,在今天,靠近馬賽附近的儒安港,暖洋洋的慵懶氣息,卻在不經意之間被肅殺之氣所取代。

一大群身穿各式製服的軍人,擠在了狹小的港口周圍,而在港口的棧橋,在一大群近衛軍官兵的簇擁下,同樣身穿軍服的拿破侖二世皇帝站在前方,眺望著遠處的大海。

除了他之外,他周圍的人們也稱得上“巨星薈萃”,拿破侖皇帝在世時的親封的元帥,除了已經去世、或者政治站隊錯誤被清洗的之外,此刻都已經濟濟一堂,蘇爾特、烏迪諾等人自不必說,甚至包括在北非坐鎮總督的蒙塞元帥,都不顧老邁的病體趕了過來,站在皇帝陛下的身邊。

如此“巨星薈萃”的場麵,在1815年之後實屬罕見。

在前帝國時代,湊齊這麼多元帥肯定意味著要有大規模的戰事了,不過今天,將他們湊齊出場的理由卻非常簡單,也非常崇高——他們都是和艾格隆一起,迎接先皇遺骨回歸法蘭西大地的。

在之前,艾格隆剛剛上台就開始尋求同英國和解。而英國在有保留的情況下也進行了配合,達成了一些妥協。而其中一件事,就是允許法方派人前往拿破侖皇帝最後的埋骨之地聖赫勒拿島,迎回遺骨。

對其他人來說這件事可能雖然“很好”但也不是什麼緊迫的大事,但是對艾格隆來說,情況則完全不同。畢竟,波拿巴家族統治法國的合法性來源,說到底就是拿破侖當初的輝煌業績,而作為他唯一的繼承者,艾格隆一上台自然就必須以儘快迎回遺骨作為頭等大事。

好在,英國人也不想在這種沒有好處的地方無意義地為難他,首相威靈頓公爵當即就拍板,同意了他的要求。

之後艾格隆派自己的堂兄作為代表前往聖赫勒拿島,而經過了漫長的征途之後,一艘特意提前幾天先行派遣的快速帆船登陸了法國,報告了艦隊確切的返航日程,而今天就是這支艦隊帶著先皇遺骨返回到祖國的日子了。

對帝國來說,這件事意義非常重大,因此自然要以最隆重的方式來完成它。

按照預定的安排,皇帝的遺骨先會在儒安港登陸法國的領土,然後會一路在盛大的儀式當中穿越格勒諾布爾,裡昂等等城市,而後會經過楓丹白露,最後回到他忠實的巴黎,一切的一切都是複刻他在1815年的“神跡”,也是向人民宣示皇帝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但他將永遠於帝國人民永在。

而艾格隆本人,也會從遺骨踏上法國國土開始,全程參與到這一場盛大的儀式當中。

之所以搞得如此隆重,當然也是為了激發出法蘭西人民對先皇的緬懷,然後借此來鞏固帝國的統治了。

就在眾人急切的注視下,儒安港的遠方海麵出現了幾個黑點,隨著距離的接近,很快就可以發現這是幾艘打著帝國國旗的軍艦,很明顯,就是它們了。

本來這支艦隊一直有英國軍艦混雜其中,不過為了避免惹起不愉快,在穿越直布羅陀海峽的時候幾艘英國軍艦就直接脫離了隊伍返航了,所以這純粹就變成了法國人自己的事情。

一切都如同計劃一般完美。

就在眾人情緒激昂的注視下,這幾艘軍艦終於衝入到了儒安港當中,接著,其中一艘最大的旗艦,就停留在艾格隆所在的棧橋邊。

岸上的禮炮驟然轟鳴,既是為皇帝闊彆多年後的歸來,也是為了向完美執行了這次任務的人們致敬。

船很快放下了舷梯,接著幾個人昂首闊步地走了下來,為首的人自然就是艾格隆委以重任的查理親王了,他走到了艾格隆麵前,然後向堂弟躬身行禮,“陛下,我不辱使命,完成了您的托付!”

“謝謝你,我的堂兄。”艾格隆輕輕地擁抱了自己的堂兄,“我和我們的家族都會銘記你這一趟的辛勞的,你做得很好。”

正在兩個人說話之間,幾個水手抬著一口橡木棺材向下走來,他們神情都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在陛下麵前毀壞了“聖物”。

其實,拿破侖皇帝下葬已經十年了,他的遺骸自然也不剩下多少,但這不重要,那都是帝國的寶物。

在水手們的忙碌下,棺材被送到了艾格隆的麵前。他終於正式地回到了法國的土地上,回到了他所眷戀的地方。

沒有天地變色,天雷滾滾,天降異象,棺材放下的聲音很輕,然後很快又回歸寂靜。

但是,這一切的曆史意義,卻難以計量。

一個曾經攪動了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的男人,在死後十年,他終於回來了。雖然他無法死而複生,但是人們世世代代的傳頌和緬懷,卻足以讓他永生。

他雖然輸掉了一切,但也贏得了一切。

“陛下!”這時候,站在艾格隆身邊的蒙塞元帥,終於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忍不住大喊了出來,“我終於看到您歸來的那一天了,這下我死而無憾了!”

老元帥這動人的真情流露,讓周圍一群軍人都禁不住潸然淚下。就連一貫剛強冷漠的蘇爾特元帥,也如同當年麵見皇帝一樣脫帽致敬。

在這莊嚴而後傷感的氣氛當中,艾格隆的表情也十分莊重,他抬起手來,親手觸摸了一下棺材,仿佛要借此和長眠於其中的那個人傾訴。

傾訴自己終究還是沒有辜負父皇的期待,把這個不幸被丟失的國家又重新給搶了回來,而且還要繼續握在手裡,讓子孫後代都能夠繼續高居於皇座。

而作為開國之君的拿破侖皇帝,則將成為帝國的精神圖騰。

他的出生和駕崩的日子都會成為節日,每一個帝國的學童都會從小學習到他的豐功偉績——作為波拿巴家族的“太祖高皇帝”,他配得上這樣的待遇。

不光如此,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還會在意識形態上抬高父皇的地位,把他變成祖國和勝利的象征,就像是當初羅馬元老院神化了凱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