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緬懷(1 / 2)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6625 字 2個月前

在熱烈的氣氛下,盛大的遊行隊伍沿著預定的路線,浩浩蕩蕩地向廣場進發,之前發生的刺殺事件好像已經被人們遺忘,變成了微不足道的小插曲。現在人們最希望看到的是,聖女在當代的“化身”,帶領迷途的眾生一同來到聖女的殉難之地,向天主祈求寬恕和救贖。

艾格隆在自己的衛兵們的簇擁之下,也緩緩地跟在了後麵,和眾人們一起見證著這一場盛大的儀式。

相比於上次的“熱鬨”,這一次要更加激情洋溢得多。

原本諾曼底地區的宗教氛圍就非常濃厚,而因為貞德在魯昂殉難,所以魯昂幾百年來有關於她的傳奇故事也流傳甚廣,當人們真心認可艾格妮絲有資格去成為那位聖女的影子時,他們的宗教熱情就被徹底激發了出來,而正是這種熱情,促使人們不顧一切地聚攏在了艾格妮絲的旁邊和身後,追隨者往昔的聖女一起向前進發,還有人甚至熱淚盈眶,跟隨著唱詩班的孩子們一起詠唱聖歌。

唱聖歌的越來越多,整個遊行隊伍很快就被高昂而又統一的歌聲所籠罩,氣氛莊嚴肅穆。

雖然自己被艾格妮絲搶了風頭,但是艾格隆倒也不介意,畢竟對艾格隆來說,隻要這裡的人們被打動、轉而支持自己,理由根本不重要——況且他把艾格妮絲特意捧出來,也正是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想要用她幫助自己來拉攏保守派民眾的選票。

從效果上來看,這一招真的很不賴。

所以他滿心歡喜地充當著艾格妮絲的配角,跟隨著她一起向著聖女的殉難之地走去。

而對艾格妮絲來說,情況則要複雜很多。

她本性羞怯,一向不喜歡在眾人們麵前表現自己,雖說這段時間以來,她已經逐漸習慣了被萬眾矚目,但是此刻這種莊嚴肅穆、被人崇拜的場麵,還是讓她感到忐忑不安。

因為她打心底裡認為自己配不上這些。

我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凡人,甚至是一個不道德的人,我怎麼有資格被當成聖女的化身,又怎麼有資格得到這樣的關注?她內心當中一直都是在這樣拷問自己。

正因為心虛和尷尬,所以她不敢直視他人的眼睛,隻能一邊忍受著良心的煎熬一邊策馬前行,而這在旁人看來卻覺得她不為外物所動,越發顯得莊嚴。

而在這種“心無旁騖”的引領之下,他們經過了並不漫長的街道,來到了魯昂城內的廣場當中。

幾百年前,也正是在這個靠近集市的廣場上,真正的貞德被押送到了木柴堆上然後後當成女巫活活燒死,成為了百年戰爭當中最著名的犧牲者,也成為了為了拯救國家而付出生命的殉道者。

而在幾百年後,她曾經的汙名早已經被洗滌乾淨,沒有人會再去嘲笑她詛咒她,成千上萬人在她的後輩、她的扮演者的引領下,以最虔誠的神態,來到了她殉難的地方,吟誦著她的名字,紀念著她的光輝事跡。

艾格妮絲走到了廣場的中央,曾經這裡被堆滿了柴火以及油脂,火光衝天死氣彌漫,然而現在這裡卻被鮮花所堆滿,花香四溢,看不到任何一點血腥味。

唯一不變的,隻有矗立在其中的十字架,以及它代表著的信仰。

艾格妮絲停住了馬,然後在身後民眾們的注視下,將手中一直持起的三色鷹旗幟,插到了十字架旁邊,任由它在微風當中招展飄蕩。

此時的艾格妮絲也被這莊嚴的氣氛所感染,她的眼神也有些恍忽,仿佛在鮮花當中看到了那駭人的火堆,看到了那個正在火光當中傲然矗立的少女。

此時她該用什麼表情看著我呢?艾格妮絲心想。

她會責備我身為貴族卻屈膝於逆賊的腳下,背叛了卡佩王家的餘脈,背叛了忠誠的義務,轉而為篡位者效忠嗎?

不,不會!艾格妮絲在心中斬釘截鐵地回答。

雖然我手上扛起的不再是象征王權的鳶尾花旗幟,而是象征著平等的三色旗,但這其中區彆真的很大嗎?

在國破家亡、生靈塗炭的年頭,她並非是為了保衛一家一姓之私產而奮起從戎,而是為了她的祖國,以及生存在這片土地上、正在戰火當中哀鳴的人民而戰,正因為有她的努力,她所保衛的一切都幸存了下來,即使瓦盧瓦和波旁家族都已經消失不見,但後人們依舊在緬懷她紀念她,這一切不就夠了嗎?

相信即使她在天有靈,看到這一幕也不會生氣而是會感到欣慰吧。

因為整個國家的領土得以保全,民族在戰火當中幸存,而且又在一麵新的旗幟上團結到了一起……這不就是您想要的一切嗎?

相比於所謂的“個人效忠”,難道不是整個民族更有分量嗎?

艾格妮絲不斷在內心當中自問自答,漸漸地,她終於擺脫了那種畏縮感,而敢於抬起頭來正麵看著存活於現實與虛幻邊界的那位少女。

雖然相比於您,我簡直卑微如塵埃,雖然我百無一用,不能治國也無法帶兵,雖然我在道德上汙穢不堪,也許甚至沒有資格到天堂來見您……但即使如此,我也會追隨您的腳步,用我的餘生來履行您的理想,用我的生命來保衛這個國家,我們會恪儘職守,不會再讓您的那些噩夢重演。

我們現在的陛下,要強過您所效忠的那一位,我們不必懼怕被外敵入侵席卷半壁江山,也不必害怕王室之間的自相殘殺和內戰,我們越過了絕境,可以迎向一個嶄新的時代……這是他承諾給我們的,也是現世當中能夠抵達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