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歸家(1 / 2)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7351 字 2個月前

送走了特蕾莎和夏奈爾一行人之後,艾格隆突然發現自己身邊好像空蕩了許多,一時間竟然有些不習慣了。

原本他已經在美泉宮當中過了十幾年無人問津的生活,孤獨對他來說是唯一的朋友,他也不覺得有什麼難受的;可是現在他有了家人,並且習慣了被家人圍繞、被家人所珍愛的日子,再品嘗孤獨的時候,終於發現滋味是那麼苦澀。

好像他心態調整能力已經超強,所以很快也就平靜了下來,繼續按部就班地執行自己之前的計劃。

在得到了奧托國王的配合之後,他故意繼續鼓噪聲勢,同時召集自己的軍隊,擺出隨時要搞出大新聞的架勢,同時在邊境上製造摩擦——當然,他也有意控製著摩擦的烈度,以免真的鬨成不可收拾的事態。

在鼓噪聲勢之餘,他還宣布將親自前往邊境行獵,順便勘察公國東北部的礦產資源。

他的所作所為,更是讓人懷疑他要搞出新的冒險,於是在短短時間內,土耳其蘇丹也往邊境增兵——不過由於剛剛在俄土戰爭當中慘敗的緣故,蘇丹暫時也沒有興趣打仗,所以和他一樣,有意地控製著邊境摩擦的力度。

就這樣,希臘和約阿尼納公國在一邊,土耳其在一邊,兩方在毫無溝通的情況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克製的軍事對峙,既提防著對方動手,卻也沒有興趣自己主動開打,除了軍隊四處調動和集結之外,整體維持著一種異樣的平靜。

對艾格隆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反正他本來就不想打仗,隻要外界認為他還在約阿尼納,在邊境地帶挑事,那麼他就可以安全度過自己接下來的旅途。

在這段時間當中,他將剩下的事務都一一做了交接和安排,確定了由米歇爾-內尹當總督,法利亞神父輔左並且擁有否決權的留守體製,等到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他也就要悄然離開了。

不過,在離開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就在他臨行之前,他公開發布了他親自擬稿的《告法蘭西人民書》,在這份宣言當中,他痛陳波旁王朝在複辟之後的種種弊政,並且嚴正指出,之所以這些年當中王朝每況愈下,都是因為王家背棄了人民的期盼,以種種或明或暗的方式剝奪人民的權利,令1815年頒布的憲法淪為一紙空文,也讓人民處於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並且還通過法律,強迫國家為償還當年大革命中財產受損的貴族們十億法郎巨款,結果就是極小的一撮人暗中竊取了全國人民所創造的財富。

正因為如此,他宣布自己支持法蘭西實現共和政體,並且推行普選製,讓民意機關真正能夠反映民意並且以此來製衡政府,以便保衛民權,以全民公決的形式來決定國家最重大最迫切的問題——同時,雖然自己遠在約阿尼納,但是自己願意為法蘭西民眾的權益而儘一份力。

這份宣言書,在約阿尼納當然不會有什麼波瀾——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在暗中覬覦法蘭西的最高權力,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份宣言將會傳遞到那個美麗的國家,並且將會掀起最大的波瀾。

因為這意味著波拿巴家族的繼承人,正式開始在政治上亮明立場,乾涉國家大計了。

這既是機遇,也是束縛。

艾格隆知道,自己這些話暫時隻是權宜之計,他不可能完全遵守;但是,既然已經作為公開宣言來發表,那也就意味著他對所有人賭咒發誓了,他不可能完全食言,那會讓他變成一個政治騙子甚至政治笑話。

所以,這個宣言就等於一道緊箍咒,如果有一天他走上皇座,他必須按照宣言的總體方針來施政,至於對哪一部分承諾遵守、遵守到什麼程度,就成為他今後主要的思考課題了。

當然現在想這個還早,艾格隆現在所做的,就是儘一切努力討好民眾,把自己扮演成為民請命的義人,然後利用民意作為後盾,來對抗擁有執政權力的波旁家族。

這是一種政治賄賂,比的就是誰出價更高,更能吸引民眾的目光,艾格隆現在勢單力孤,而且最沒有牽絆,所以他開價不眨眼,其他一切都等贏了再說。

就在宣言發布出去的第二天,名義上還在邊境地區的艾格隆,帶著自己挑選的心腹隨從們,悄悄地離開了駐地,然後來到了港口,乘坐上了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的貨船,悄然離開了約阿尼納,踏上了前往瑞士的旅途。

在登上船的那一刻,艾格隆最後眺望了一眼公國的地平線。

這是他一手創立的國家,也是他投入過精力和汗水去管理過的國家,這次一去,不知何日是歸期,若說心裡沒有一點感慨和卷戀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男子漢大丈夫,又豈會被這麼一點點情懷給束縛住呢?在掃了一眼之後,他就澹然回頭,然後轉身回到了船艙,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新的鬥爭當中。

既然已經到了這個份上,接下來不管是福是禍,他都必須堅持到底,不拚個轟轟烈烈誓不罷休。

那就讓我們好好乾一場吧!

================================

在艾格隆悄然離開公國,踏上新的征程時,特蕾莎卻剛好處於自己旅途的尾聲。

經過了多日的顛簸之後,她和跟隨她的一行人,終於來到了維也納的郊外。

因為事前得到了關照的緣故,一路上這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招搖過市,但是四處都直接放行,沒有一個地方官員好奇地前來詢問,這群旅人到底來自何方。

在踏上祖國的土地時,特蕾莎的心情變得激動起來,畢竟這是生她養她之邦,雖然她決絕地把自己變成了波拿巴家族的夫人,但是內心當中對祖國的愛畢竟是無法消磨的。

而隨著旅途越來越靠近自己從小長大的莊園,這種激動之情變得越發地難以抑製。

爸爸,媽媽……每次心裡閃過這個詞,想到他們的音容笑貌,她都難以抑製對他們的思念,也盼著儘快能夠回到他們的身邊,看看父母親現在到底怎樣。

然而,為了兒子的健康著想,她卻隻能放慢行進的速度,因此隻能一邊焦灼一邊強行壓抑自己,心裡更是難受至極。

好在,這種折磨終究還是有期限的,漸漸地,特蕾莎發現馬車周圍的景物越來越熟悉,而經過一座沉寂簡樸的小鎮時,她終於認出了這是她曾經好幾次經過的地方。

這也就意味著,她離家隻有僅僅幾公裡遠了。

她的心臟在怦怦直跳,好容易才讓自己保持平靜,而周圍的人也都看出了特蕾莎公主的心情,所以誰也沒有打攪她,隻是默默地往前趕路,希望儘快讓大公和公主團聚。

距離在一米一米地縮短,終於,蕭瑟的冬風當中,響徹了尖嘯的馬嘶,然後馬車停了下來——他們一行人來到了莊園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