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歉意(1 / 2)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6878 字 2個月前

“如果您覺得我犯下了叛逆罪,那您現在就把我處決吧,反正我已經時日無多了,早點和我的家人們團圓也好!”

儘管現在已經落入到了艾格隆的掌握當中,生死隻是他一句話的事情,但是這個年邁的鎮長依然無懼,怒目圓睜地瞪著艾格隆,堅決不肯同他合作。

如果是平時,不耐煩的艾格隆肯定不會再讓他多廢話了,直接讓安德烈-達武把他打個半死就行,實在不行甚至可以直接打死。

可是現在,艾格隆下不了這個命令。

鎮長說得沒錯,他已經為帝國獻祭了兩個兒子,直接絕後了,為什麼還不能選擇置身事外?

他有這個權利。

在這些年當中艾格隆已經鍛煉出了鐵石心腸,可是作為帝國的繼承人,他於情於理都不能再苛責對方什麼了。

說白了,這甚至是波拿巴家族的罪過——如果獻祭了他兩個兒子換來了輝煌的勝利,也許一切都還有理由可講,可是你們取走了他兩個兒子的命卻什麼都沒有換到,甚至讓他們背上了“叛逆”之名沉入永眠,還好意思多說什麼嗎?

艾格隆瞥了一眼旁邊的安德烈-達武。

他發現自己這位忠誠的衛隊長,此時也是一副大受震動的模樣,眼角微微泛出了同情的淚水,剛才還堅硬的拳頭也已經鬆了下來,甚至還在微微顫抖。

顯然,聽到了老父親的哀鳴之後,安德烈也大受衝擊,哪怕艾格隆命令他再打鎮長一頓,他估計也下不了手了。

他的忠誠天日可鑒,甚至無懼生死,可是讓他再向兩位帝國烈士的父親下手,這實在太強人所難了。

艾格隆輕輕歎了口氣,放棄了再逼迫對方、或者再拷打他一頓的打算——人活在世上,終究還是要有點底線的。

反正,他的計劃也不是非鎮長不可。

現在還有點時間,他決定再最後勸說一下。

“抱歉,鎮長先生,我沒有想到您居然有過如此悲慘的經曆——”艾格隆一邊說,一邊做了個手勢,示意安德烈-達武先退開,不要給對方太大的心理壓力。

安德烈聽命退開,很明顯能夠感覺到,他如釋重負。

艾格隆又停頓了片刻,收拾一下思路整頓一下語言,也給兩邊一點緩和氣氛的時間,然後他再度向對方頷首致意,“我非常感謝您一家人為帝國所做出的犧牲,並且為帝國最終的失敗向您致歉,並且再為我剛才的粗暴舉動鄭重道歉……是我們有負於您,您不用擔心我會處決您或者毆打您,我以我的名譽擔保,您可以自由選擇,我絕不強迫您跟我們合作。”

也許是因為對艾格隆的反應有些意外,老鎮長疑惑地眨了眨眼睛,但是他畢竟從艾格隆這裡感受到了一點點善意,於是相信了他的保證。

“沒關係,您是在為您的事業奮戰,像我這種卑微的小人物本就不值得您注意。”老人搖了搖頭,然後歎了口氣,“其實我聽說過不少您的事跡——雖然這裡很偏僻但畢竟有郵局和報紙,自從您逃離維也納之後,我們得到了很多有關於您的消息,我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誇大其詞,不過我想哪怕其中隻有一部分是真的,您也不愧是拿破侖皇帝的兒子,比那些王孫公子們強多了……有時候我甚至在想,假如當年帝國沒有毀滅,您可能會成為一位受人愛戴的皇帝,帶領這個可憐的國家撫平舊日的創傷。”

“謝謝您還有心情稱讚我——”艾格隆笑了笑,“看上去您並不是那麼抵觸我,那為什麼又這麼堅決地抵製和我合作呢?”

“這是兩碼事。”老人搖了搖頭,“您不光是皇帝的兒子,您也是我們全國人民的孩子,在您出生之後全國禮炮齊鳴,連我們這個破敗的小鎮也為您慶賀了三天,我們真心地祝賀皇帝擁有了繼承人,甚至希望您是應上帝之祝福降臨人間、為祖國消除災禍和戰亂的天使……而您之後的遭遇更是激發了我們的同情,您被強迫帶到了外國,並且身陷囹圄,我們在感情上難以接受您受到如此待遇,您能夠成長成為如今這般優秀的少年人,更加加重了我們心中的遺憾——”

說到這裡,老鎮長突然話鋒一轉,“但是,這種同情隻代表著遺憾,不代表著憤怒,我們的憤怒和我們的骨血,都已經在那二三十年當中揮霍乾淨了,我們現在隻想要平靜的生活,隻想要享受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和平……所以,我個人認為您不應該回來的,您若回歸,帶來的不是天使的祝福,而注定是又一場腥風血雨,我不想要看到這些,我已經看夠了流血了……”

聽完了這些話之後,艾格隆理解對方的心態。

他既討厭波拿巴家族當年給他一家帶來的災難,又憐惜這個孤苦無依的少年人,這個帝國的繼承人。

而在這些感情之上的,是對流血犧牲的厭倦和疲憊。

這種厭倦和疲憊不針對任何人,也無關好惡,如果一開始坐在皇位上的是艾格隆的話,他一樣也會堅決反對波旁王家的人回來,擺出如出一轍的態度。

不管怎樣,不要再來一場腥風血雨的清算了,無論是波旁還是波拿巴,隻要平靜下來就行。這種想法占了壓倒性的上風——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對打破現狀的艾格隆抱有如此抵觸的心理,堅決不想再重蹈覆轍。

他並不討厭自己,隻是累了。

這種心態肯定不止他一個人身上有,對比起來,當年的腥風血雨當中犧牲越多的人越是疲憊,越是不想再折騰了——他們已經無所謂什麼進步或者反動,專政或者民主,共和製或者君主製,他們隻想要平靜。

艾格隆能夠理解這種心態。

是的,現在才是1828年,離1815年帝國覆滅才過去了13年,當年那些災難的親曆者,還有太多人活著,他們對平靜和安寧的追求比其他人都要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