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真相(1 / 2)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6942 字 2個月前

“我這次回法蘭西之前,還得給她準備一份生日禮物才好。”

艾格隆說者無心,但卻勾起了特蕾莎的注意。

她雖然沒有親眼見過愛麗絲夫人,但是從丈夫和身邊其他人那裡多次聽到過她的存在,而這些人提到愛麗絲的時候,評價都相當不錯。

她是艾格妮絲的親姐姐,又被艾格妮絲如此敬服,想必是有過人之處吧。

特蕾莎雖然對埃德加非常的厭惡,但是這種厭惡並沒有順延到愛麗絲夫人身上,相反她倒是有點好奇,甚至有些同情——如此出色的姑娘,卻不幸遇人不淑,攤上了這樣的丈夫,日後可有得是苦頭吃了……

正是因為心裡懷中同情,所以她的態度也變得緩和了不少。

“沒錯,我也這麼想的。”她輕輕點了點頭,“既然你曾經與愛麗絲夫人有過一麵之緣,而且承她的請求為她的女兒賜予了名字,那麼這也說明我們和這個孩子有緣分,說不定她的出生也給你帶來了好運呢。”

“這麼說好像也沒什麼問題。”艾格隆頓時就笑了起來,“自從給她賜名然後她呱呱墜地之後,我的運勢就一路上漲了,最終走到了今天。她就是一顆吉兆星,預示著好運的到來,我現在都有點後悔自己沒有提出當她的教父了!這樣的話我估計能夠交上更多好運吧。”

艾格隆開的玩笑,讓其他兩個人都不禁笑出了聲,尤其是特雷維爾侯爵更是興奮不已,他可不願意放過這個討好恩主的機會,“陛下,您現在產生這個想法也不遲,如果您樂意的話,我就讓您和皇後陛下一起做他的教父教母吧!這想必是她一生的榮譽。”

“那還是不用了吧。”還沒有等艾格隆開口,特蕾莎就婉言拒絕了侯爵的提議,“我們現在還很年輕,甚至自己的孩子都沒有出生,貿然做彆人的教母也不太好。”

開玩笑,特蕾莎這麼記恨埃德加,她可不願意和這家夥扯上什麼親緣關係。

也許是覺得自己的理由站不住腳,特蕾莎立刻就轉開了話題,“特雷維爾家族是舊家名門,愛麗絲夫人同樣也是名門閨秀,想來夏露小姐未來自然也會是一個同時兼具美貌和品德的姑娘,到時候一定會成為巴黎最璀璨奪目的明珠呢。”

“您過獎了。”特雷維爾侯爵知趣地沒有再繼續要求了,而是淡然地表示了謙虛。

在心裡他則有些惱怒,彆人瞧不上他自己和他兒子,他倒是無所謂,但是當麵瞧不上他的寶貝孫女兒,他可就難以忍受了。

隻是現在人在屋簷下,他當然不能當麵對特蕾莎翻臉,他隻是在心裡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抓好對夏露的教育,讓孫女兒爭氣,把特蕾莎皇後今天的輕視如數奉還。

特蕾莎感受不到將軍此刻心中的憤怒,她又看向了艾格隆,“親愛的,你覺得我們給出什麼禮物比較好呢?”

這個問題倒是艾格隆犯了難。

就理論上來說,他手裡還有很多貴重的珠寶,隨便送出一件,都可以讓旁人豔羨不已,絕對不會失禮;但是他要精選一件,不然隨便挑一件的話,又體現不出自己對愛麗絲、對整個特雷維爾家族的好意和籠絡。

“我們送給她一塊寶石吊墜怎麼樣?”想了片刻之後,艾格隆提議,“在上麵打上我們兩個人的名字縮寫,作為我們對她的祝福,守護她健康成長。”

“好呀!”特蕾莎當然沒有反對的必要,於是直接就同意了。

艾格隆的珠寶她也負責保管過,還列過詳細的清單,對其中的每一件珠寶自然也了如指掌,甚至比艾格隆自己還清楚,她馬上在腦海當中過濾了一遍,然後挑選出了她自認為最合適的一件。

“我們有一塊很不錯的紅寶石吊墜,紅色寓意著熱情和希望,正適合孩子,不過吊墜的鏈子需要換一條新的,然後銘刻上我們的名字和祝福……等我回到約阿尼納之後我就吩咐人趕製吧,應該來得及在夏露的生日之前送到巴黎。”

艾格隆看向了侯爵,仿佛在詢問他的意見。

對特雷維爾侯爵來說,能收到主上的贈禮就已經是夏露的榮幸了,他哪有什麼膽量挑揀,所以隻是連連點頭。

“那好,我們就送這份禮物給夏露吧。”艾格隆最終做出了決定。

“謝謝陛下!我們一家會永遠銘記這一份恩情的。”侯爵感激涕零地向艾格隆道歉——這一次,他的感激裡帶上了幾分真心了。“我會讓夏露一直戴上這個吊墜的,她有您的庇佑,一定會健康平安地長大成人。”

“些許薄禮罷了,不必如此看重。”艾格隆笑著攤了攤手,“相比於您為我們波拿巴家族所付出的東西來說,這點禮物實在不值一提,希望您今後能夠繼續為我們效勞——”

正因為有了夏露的插曲,這頓晚餐的氣氛變得更加融洽起來,可謂是賓主儘歡,直到深夜,艾格隆才讓安德烈-達武帶著特雷維爾侯爵原路離開了寧芬堡宮,在周圍的旅館當中借宿——畢竟特雷維爾侯爵身份特殊,而且是化名離開國境的,艾格隆不想節外生枝,給特雷維爾家添麻煩。

接下來的幾天當中,艾格隆不再召見侯爵,而是通過安德烈-達武秘密地與侯爵聯係,而他也在處理剩下的事務。

他給希臘方麵寫信,通知了他已經同意讓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奧托王子承接希臘王位的決定,讓他們準備迎接國王以及接下來的登基典禮;並且,他還在信中囑托帕諾斯父子兩個未來一定要同奧托國王以及他的巴伐利亞顧問們打好關係,協助他們管理整個國家——雖然他也知道這種政治上的矛盾僅僅靠一兩封信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但是打一個預防針總是好事。

在處理完手中的這些事務之後,艾格隆提出麵見路德維希一世國王,然後向他提出了告辭。

國王聽後並沒有感到意外,也並沒有感到很惋惜,但是他按照禮節做出了一副非常意外和戀戀不舍的樣子

“我的朋友,難道您這麼快就厭倦了我們的國家了嗎?我們還想再繼續招待您呢。”

一直以來,路德維希國王都擔心因為艾格隆的身份,長期滯留巴伐利亞的話,會造成巴伐利亞與法蘭西王國的關係變得尖銳對立,而艾格隆偷偷摸摸地接見從法蘭西跑過來的匿名支持者,更加加劇了他的這種擔心,如今看到艾格隆主動離開,他的心裡自然也是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