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一見如故(1 / 2)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7335 字 2個月前

隨著兩邊長輩的到來,艾格隆的婚禮籌備工作也到了最後的階段。

毫不意外,他的嶽母接手了全部事項,而艾格隆的舅公費什紅衣主教則不發表意見,一切以夫人的意願為準。

亨利埃塔夫人是一個風趣隨和的人,而費什紅衣主教也有著好脾氣,而且因為夫人的年紀和輩分比他差了一輩,,因此他也刻意包容。

對這個老人來說,重要的是實質而不是形式——隻要這樁婚事成立,那麼他的外甥孫就有了一道“護身符”,奧地利人雖然不可能扶他登上皇位,但若有一天他的事業不幸失敗,至少他也有個地方可去,可以在嶽父的蔭庇之下安全地度過餘生。

對這個久曆滄桑的老人來說,少年人能夠成功最好,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生命,比起什麼皇位,老人更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平安地活下去,讓這個家族延續下去。

至於婚禮是怎麼舉辦的,那根本就不重要。

正因為有兩個長輩在接手操持,所以艾格隆和特蕾莎反倒有閒情逸趣去做彆的事情了——他們有時候一起結伴出遊,在雅典周圍欣賞古跡;有時候則接見那些有價值的求見者,繼續擴大自己的威望。

他在希臘的聲望眼下已經極高,想要求見他的人可謂絡繹不絕,艾格隆當然也不可能每一個都接見,所以他甩給了自己新招募的秘書進行篩選。

這個秘書,就是維托裡奧-埃斯波西托紅衣主教的私生子萊昂-埃斯波西托,他從小就在羅馬接受了極為嚴格的教育,頭腦敏捷而且性格謹慎,辦事也一絲不苟。

雖然接手工作才隻有幾天,但是他居然做得井井有條,短時間內就把艾格隆身邊的事務都整理了一遍,然後篩選出了有價值的求見者,並且將他們的信息簡短地報告給了主人,讓艾格隆的時間變得更有效率了許多。

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讓他很快就得到了艾格隆的信任,就連特蕾莎也對這位秘書的工作讚不絕口,並且多次當麵表揚了他。

——對特蕾莎來說,她早有心拉攏那些法國人圈子以外的人,如果不是特蕾莎知道他的身份非同尋常的話,她都想要介紹自己身邊的侍女給他了。

總之,隻經過了極為短暫的磨合,熱情的萊昂-埃斯波西托就融入到了艾格隆身邊的團隊當中,看來隻需要再經過一小段時間的考驗,就可以托付給他真正的機要任務了。

這一天,艾格隆和特蕾莎正在住所旁邊的小花園當中談天,萊昂-埃斯波西托突然走到了他的旁邊,然後表情有些為難地看著艾格隆。

“發生什麼事清了嗎,萊昂?”艾格隆停下了和特蕾莎的談笑,然後有些奇怪地看著對方——他還是一次看到這位嚴肅的秘書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

“陛下,有個俄國人想要求見您。”萊昂-埃斯波西托小聲回答。

“俄國人?!”艾格隆不禁大為驚訝。

他第一反應是沙皇莫非看自己不爽,派了刺客過來取自己項上人頭?

不過這種搞笑的念頭他自己很快否定了——第一,沙皇不會乾這種自損顏麵的事情;第二,真要有刺客來了,他也不會大搖大擺地請求通報吧?

“他是什麼人?”艾格隆很快回複了鎮定,然後再問。

“他……他說他是個詩人。”萊昂-埃斯波西托略微有些尷尬地回答,“陛下,按理說來這種無聊人士我是沒必要為您通報的,不過這位詩人的派頭倒是挺大,他的法語很好,看得出來受過貴族教育,而且他在我麵前跟我說他跟沙皇挺熟,還對彼得堡的皇宮如數家珍,我……我一時判斷不出他是不是在吹噓,但我覺得他應該算個人物。”

對萊昂來說,如果訪客跟他談論詩歌,他完全不感興趣,直接會為艾格隆擋下來,免得浪費時間;可是在聊天的時候,他從對方胡吹海侃的話裡,感覺對方來頭很大,很可能是個了不得的人物,所以一時也不敢妄下判斷,於是跑過來跟艾格隆通報,讓主人自己定奪。

“哦?”艾格隆的心裡,漸漸地生起了一個荒謬的猜想。“這個人……是不是名叫普希金?”

“您怎麼知道?他跟我說他就是這個姓氏!”萊昂-埃斯波西托一臉的震驚。

接著他又有點釋然,“既然您知道他,那他應該確實是個人物。”

艾格隆微微有些發呆,因為他還沒有從這個讓人震驚的消息當中恢複過來。

普希金!這個名字他如雷貫耳,然而今天這個人居然因為仰慕自己而親身過來拜見了?

我在改變曆史,我在切切實實地成為一個曆史大人物——這個少年人,內心當中突然湧現起了一股自豪感。

“就政治或者外交來說,他不是什麼人物……但是他比俄國所有的這些人物都要寶貴得多。”他小聲對萊昂回答。

“普希金?他是誰?”旁邊的特蕾莎微微蹙眉,疑惑地看著自己的未婚夫。“他有那麼厲害嗎?”

也難怪特蕾莎這麼疑惑,如今的普希金尚且年輕,還沒有進入到創作的巔峰期,他的名聲在彼得堡的貴族圈子之外並不顯赫,特蕾莎沒聽說過也很正常。

“他就有那麼厲害,他現在已經是俄羅斯帝國最好的詩人了,隻是因為年輕所以不為外界所知而已,我在美泉宮的時候,幸運地從俄羅斯使館的人那裡聽說到了他的幾首詩,我認為他的才華不下於拜倫勳爵。”艾格隆隨口跟特蕾莎解釋。

“真的嗎?”特蕾莎有點不相信。

對她來說,俄羅斯就是個文化的蠻荒之地,讓她相信這塊土地上居然能孕育一個同拜倫勳爵不相上下的詩人。

“是真是假,我們親眼見見不就明白了嗎?”艾格隆笑著反問。

接著他又問萊昂-埃斯波西托,“他有沒有說他是怎麼來到希臘的?”

“他說了。”萊昂連忙回答,“他之前就對解放希臘感興趣,所以在沙皇決定對土耳其開戰之後,他就申請前往隨軍服役,然後一路來到了保加利亞。然而在那裡沙皇下令停止進軍等待談判,他不想就此打道回國,所以設法從軍隊當中脫離,帶著人輾轉了十幾天來到了這裡。”

艾格隆終於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在原本的曆史線上,普希金並未誌願參加這場戰爭——可見這是他讓曆史線產生分歧之後,出現的新變化。

換言之——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他,指引著普希金來到了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