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默契(1 / 2)

雛鷹的榮耀 匂宮出夢 7101 字 2個月前

就在眾人的注視之下,海黛完成了自己的洗禮儀式,從今天開始,她正式皈依了東正教,也奠定了未來被歐洲各國承認為約阿尼納女大公的基礎。

在儀式結束之後,教堂外歡呼聲不絕於耳,於是牧師還有特蕾莎,帶著海黛一起,走出了教堂,在民眾的歡呼聲當中巡遊。

這個畏畏縮縮的小女孩兒,並不知道這麼複雜的東西,她隻是靜靜地站在特蕾莎身後。在懵懂當中,她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已然和這對少年夫婦緊密聯係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而原本在教堂當中觀禮的人們,也紛紛地走了出來,各自交談著。

艾格隆和自己的盟友帕諾斯-科洛科特洛尼斯走在一起,他的衛兵們圍在兩個人身邊,禮貌而又堅決地不允許任何人靠近,而其他人自然也看得出來情勢,所以他們也紛紛地繞到了旁邊,不打攪這兩位重要人物的交談。

“今天真是讓人愉快的一天。”艾格隆抬起頭來,仰望著頭頂上的晴空,然後小聲感歎。

“確實是非常愉快的一天。”帕諾斯-科洛科特洛尼斯笑著回應,“我們真沒有想到,您還能夠搞出這一手來……真是有想象力。”

艾格隆隻是一笑了之。

在得到了他的通知之後,帕諾斯父子兩個果然相當吃驚,不過在經過了些許的猶豫之後,他們最終還是接受了海黛成為約阿尼納女大公的安排。

這對他們來說,並不是非常愉快的事情,畢竟約阿尼納地區有一部分是在希臘境內(另有一部分屬於現在的阿爾巴尼亞境內),如果艾格隆的安排成真,那也就意味著希臘有一小部分領土,將會落入到未來的約阿尼納公國當中。

所以艾格隆聽得出來,對方的語氣裡麵,除了稱讚之外還有些許的責備。

不過,希臘獨立事業原本岌岌可危,能活下來就不容易了,哪裡還敢奢望太多?要不是艾格隆出錢出力,他們搞不好現在都已經失去了一切希望,所以哪怕心裡不爽,還是捏著鼻子同意了這個安排。

“我的朋友,其實你們也沒必要失望,因為這對你們來說並非是慘痛的損失,相反會省去很多麻煩。”艾格隆小聲對對方說,“你彆忘了整個約阿尼納地區有著大量的sl,如果非要把他們納入到未來希臘的統治下,你們打算怎麼處理他們呢?全部驅逐?還是一起丟海裡去?還是捏著鼻子承認他們?無論哪一種都隻會讓你們感到頭疼。”

艾格隆所提到的也是客觀現實,畢竟希臘獨立戰爭打到現在,已經變成了慘烈的民族仇殺,如果真的讓這片地區也歸屬於希臘人自己統治的話,恐怕血腥的仇殺會永無休止。

那既會讓希臘消耗太多原本應該用來建設國家的人力物力,也會影響到希臘的國際聲譽,完全沒有任何好處。

帕諾斯心裡也知道艾格隆所說的都是實情,所以他也點了點頭。

“我們是時候從永無休止的殺戮當中走出來了……我們期盼著這一天儘快到來。”

接著,他又問艾格隆,“那麼先生,您又打算未來怎麼處理這些sl呢?”

“我不會強製奴役他們,也不會征收強製性的人頭稅,我允許他們作為公國的臣民存活於此,隻要他們願意辛勤勞作和照章納稅,那麼他們就是好國民。”艾格隆回答,“但我會明確宣布,隻有東正教徒才有資格統治公國,如果他們對此不滿甚至敢於起來造反,那我也不會有絲毫留情。”

艾格隆的語氣斬釘截鐵,不帶有絲毫遲疑。

倒不是他真的有多麼痛恨那些當地的sl居民,而是眼下,他是打著“拯救基督徒”的旗號來到希臘的,他也借此獲得了巨大的名望,甚至羅馬教皇也公開表彰了他,所以為了背負這些名望,他必須在宗教問題上擺出毫不退縮的“虔誠”來。

立場問題是絕對不能有絲毫含糊的。

眼見艾格隆的態度如此堅決,帕諾斯也放心地點了點頭。

對於他來說,持續了這麼多年的血腥殺戮如果能夠儘快結束也是一件好事,他隻想讓自己的祖國儘快享受和平,讓子孫後代能夠以獨立國家公民的身份存活。

“奧地利的特使之前已經找到你們了,是嗎?”艾格隆突然問。

“是的。”帕諾斯愣了一下,然後連忙點頭。

“你們談得如何?”艾格隆笑著問。

雖然他麵帶笑容,但是帕諾斯卻心中凜然。

奧地利大使館的特使馮-邁爾霍芬之前來到了伯羅奔尼撒半島,先是在邁索尼麵見了特蕾莎,然後再經過特蕾莎的引見,去見了他們,兩邊互相交談了之後,達成了默契。

因為知道艾格隆和奧地利人內部有勾結,所以他知道絕對不能含糊其辭或者欺騙對方,所以他決定據實以告。

按照他們的意思,眼下艾格隆和希臘獨立軍獲得的戰果已經足夠輝煌,足以見好就收了。

所以,在俄羅斯開始進軍之後,他希望他們同土耳其軍隊和談,讓這些人有序地撤回到色雷斯地區,重新集結去抵抗俄羅斯軍隊的兵鋒。

而在希臘這邊,應該儘快建國,以便造成既成事實,並且打消俄羅斯人“解救東正教同胞”的借口。

等到希臘建國之後,西方列強就會立刻以此為口實,來要求俄羅斯帝國退兵——一來大義名分已經失去,二來西方列強的壓力也如同泰山壓頂,沙皇當然也會做出妥協。

當然,想要讓沙皇退兵,肯定要付出一些代價,不過這些代價都是讓土耳其人來付出的,他們要對俄羅斯帝國割地賠款,以便打消沙皇的怒氣。

也就是說,在這場博弈走到最後,除了土耳其之外的所有參與方都將是贏家,隻是贏多贏少的問題,唯有土耳其人是唯一的輸家,將會承受失敗的苦果。

這場失敗的代價將是十分慘痛的——既要承認希臘的獨立、以及約阿尼納地區的丟失,還要對俄羅斯帝國割地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