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腦機接口的關鍵,就是如何實現大腦神經信號的傳輸和解碼。
趙勝所開發的算法,就是一種解碼算法。
“好。”
趙勝點點頭,朝著齊衡走過去。
半個小時後,趙勝給心情十分激動的齊衡解了疑惑,兩人這才坐在沙發上,泡了茶,繼續關於神經解碼算法的聊天。
“趙博士,現在腦機接口技術的難點,就在於大腦神經信號的解碼,有了這個算法,我們能做很多事情了。”
齊衡很高興的說道。
“趙博士,你是怎麼想到要開發這麼一種算法的呢?”
頓了頓,齊衡又十分疑惑的說道。
“現在關於腦機接口,有公司開發了侵入式腦機接口,其實對於神經係統損傷的患者,我所在的中心,已經開發出來了神經再生的技術,所以侵入式的腦機接口在未來根本就沒有必要。”
“而且,腦機接口領域就像人工智能領域,目前都存在大量的炒作問題。比如,有人認為未來人類可以下載大腦並上傳內容、在腦袋裡裝一個芯片就能擁有一些技能,這讓我想起了《黑客帝國》和其他許多類似的科幻電影中的情節。”
“但實際上我們不能把探針放進人類的腦袋裡,去下載大腦中的內容,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因為人類的記憶是以模擬方式而非數字方式存儲的,所以科幻片中“提取記憶”的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
趙勝緩緩說道。
“所以我們未來能做的,就是人機交互,是吧?”
齊衡點點頭,對於趙勝所說的這些,他十分的讚同。
“是的,在人機交互領域,我認為有三件事情永遠也不會發生,人類無法將任何內容同步上傳到大腦,也無法通過一些植入技術手段來獲得特異功能,比如說瞬間就擁有某項技能,也無法將記憶下載到任何數字設備上。”
趙勝繼續說道。
“是的,就比如說人工智能,目前,大多數基本算法統計工具現在都已用於人工智能領域。人工智能在醫學和其他學科中也很有用、非常強大。不過,人工智能這個名詞,隻是當時五十年代作為一種很好的營銷手段而誕生的。”
“當時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麥卡錫想召開一次會議、需要籌集資金來資助,他需要一個有影響力,並且合適的概念讓美國政府提供資金,然後這個名詞就誕生了。”
“其實智能是像我們人類這樣的生物,為了生存,為了克服困難與環境和其他生物互動時產生的,智能是有機物的一種屬性。”
齊衡也是點點頭,說出了自己對人工智能的看法,作為計算機博士,他的主攻方向,其實就是人工智能。
但目前來說,大眾對人工智能還存在非常大的誤解。
“現在的電腦神經信號,也就是腦電波接收設備,其實已經有了成熟的產品,可以用程序控製的機械肢體,在工程機械領域,也已經被研發出來。”
“讓人類直接操控機械,最缺乏的,就是趙博士你所研究出來的針對大腦信號的解碼算法了。”
頓了頓,齊衡又很高興的說道,此刻,他仿佛看到了他與趙勝研究的腦機接口設備,大規模的推出並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的場景。
到那個時候,說不定他和趙勝一起創辦的公司,能成為第二個蘋果也說不一定呢。
“我想先從輔助殘疾人開始,幫助一些肢體殘缺的殘疾人,使用輔助義肢,能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趙勝點點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