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和晉東研發的這種方法,等於就是繞過了這些限製,直接進行再生。
“學長,隻要這一次神經再生的臨床應用有效的話,下一步乾細胞療法就能用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中了。”
趙勝看了看眼前玻璃立柱中正在緩緩生長的神經,有些感慨的對晉東說道。
神經係統退行性疾病是由於腦或脊髓的神經元或膠質細胞的丟失而導致的慢性進行性中樞神經組織退變。常見的疾病類型包括了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癡呆)、亨廷頓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多發性硬化等。
目前我國患帕金森超過300萬人,漸凍症已超20萬人,更有報道老年癡呆人數已超千萬,並且隨著老年社會的加劇膨大,存在高發病率和高普遍性,狀況令人堪憂。
“是啊,真希望有這麼一天,這些不死的癌症,能夠得到治愈。”
晉東點點頭說道。
“相比費力去研發修複神經係統的藥物,比如深入研究直接再生神經細胞的技術,技術其實比藥物更加的靠譜。”
趙勝頗有深意的說道,技術可以掌握在研發人的手中,畢竟技術是有門檻的,但是藥物就存在濫用的可能性。
技術的話,是有門檻的,尤其是趙勝和晉東研發的這些技術,目前來說,還隻能掌握在研發者手裡麵。
一旦某種藥物被開發出來,也許開發者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當藥物真正的投入市場,就會出現一些連研發者都沒有料到的情況,會以各種各樣讓研發者都意想不到的情況來濫用藥物。
合理使用藥物可以治病救人,而濫用就會使藥物成為致命的毒品。藥物濫用的後果不僅限於使用者,往往還會對社區和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藥物濫用或藥物成癮的醫學名稱是物質使用障礙,指患者無法控製合法藥物或非法毒品的使用,以致造成身體傷害的一種慢性複發性腦疾病。
物質使用障礙會影響人的大腦和行為,讓服用藥物而帶來的快感在大腦中形成條件反射。藥物作為外界刺激,會激活大腦裡的獎勵係統來分泌多巴胺等讓人感覺快樂的物質,使服用者產生快感並強化再次服用的意願。
簡單點來說,藥物效果越好,對患者和個彆群體造成的依賴性就更強,甚至有些人濫用藥物,是利用了藥物的副作用,對身體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傷。
“我也這麼覺得,開發藥物一方麵是投入大,周期長,而且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後續的臨床使用,更加不是一個兩個人能解決的問題。”
晉東點點頭,在這一點上,他十分的讚同趙勝的看法。
研發某種技術,照樣也是可以治愈某種疾病的,這種個體化的技術,引發的負麵影響,其實是要小的多的。
但藥物的話,就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很多藥物的開發成本,非常的高昂,導致藥物投入使用的時候,甚至會出現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一針的情況。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那就是要命還是要錢的艱難選擇了。
而像是趙勝和晉東這樣開發某種治療技術,其實成本相比於研發某種普適的新藥,那是低的多,難度也要小的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