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1 / 2)

三天後。

上午九點。

手術室內。

此刻,女孩杉杉已經躺在手術台上,待做好最後的準備,就開始麻醉並開始手術。

這台手術,主刀的是神經外科的宋思賢,配合他手術的一助是趙勝,二助是神外的住院醫生小王和小黃,器械護士和麻醉醫生是老熟人戚泠和紀滔,還有巡回護士李冉冉。

在手術室,主刀、一助、二助、三助,還有器械護士、巡回護士、麻醉醫生,就是一個很標準的手術團隊了。

要是碰到主動脈瓣膜置換那種大手術,還得額外有一個體外循環的團隊。

女孩此時一頭長發已經沒了,術前準備的時候,已經剃了光頭。

和往常手術不同的是,此刻手術台旁邊,還有一台看起來十分有科技感、具有兩隻機械手臂的手術機器人。

這台手術機器人,就是我國最新的資助研發的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

在神經外科的手術中,都是需要開顱的,不過,單純憑借肉眼觀察醫學影像和粗略的數值計算得到的定位精度不夠,導致開顱手術時間很長,病人創口大,後遺症多。

而且對於病灶相對較深的病例,醫生利用顯微鏡觀察、用雙極電凝切開腦皮質尋找病灶則會更加困難。

所以,隨著科學的發展,結合計算機技術、機器人學和臨床需求逐漸發展起來的神經外科醫療機器人出現了。

這種機器人,可以根據CT、MRI等醫學影像輔助醫生進行更加精準的定位和導航,機械臂直接抵達醫生在計算機軟件內三維模型上選擇的最佳入顱點,這意味著患者的開顱創口會儘可能地縮小,更有助於術後康複。

而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就是基於這樣的需求研發出來的。

在手術前,患者頭戴 Remebot標誌點掃MRI圖像,文件導入機器人的計算機軟件內後,自動生成患者頭顱的三維模型,主刀醫生根據模型中所示的病灶位置選擇好最佳入顱點和入顱角度。

“老趙,怎麼樣,我夠意思吧,這台手術機器人,可是科學院最新研發出來的,為了做這台手術,我給你弄來了。”

宋思賢站在手術機器人旁邊,用看絕世珍寶的眼神看著這台結合了機械、電子工程的高科技醫療手術機器人,十分自豪的對趙勝說道。

為了弄來這台手術機器人做這台手術,他可是費了好大的勁,人情都搭出去好幾個的。

“是不錯。”

趙勝看了看這台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點點頭。

“豈止是不錯,簡直就是神器好吧。有了這台機器人,每一次手術,都可以精準定位開刀點,不像以前一樣隻能憑經驗來選擇了,你說說,除了機器人以外,還有什麼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實時掃描和三維成像的功能?”

宋思賢可以說把這台手術機器人誇上了天,不過實事求是的說,這台機器人確實很牛批。

但要說到實時掃描和三維成像,這不是還有趙勝的【神の右手】麼?

當然了,趙勝也不可能說,右手往患者頭頂一搭,雙眼一閉,就說他找到最合適的位置了吧?

不過這麼一說的話,趙勝這神之右手,也有可能被最新的科技給替代了?

但稍微一想,這台Remebot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造價,高達2600萬,這還是因為這台機器人是國內自主研發的。

以人力抵這麼厲害的高新科技成果,也足以自豪了。

很快,在完成機器人和病人注冊步驟後,患者與機械臂的相對關係建立,在計算機軟件內操作控製機械臂分步驟完成走位,宋思賢根據機械臂末端指向的靶點位置確定開顱創口的具體位置,並用筆標記在患者頭皮。

這個過程,宋思賢做的那是行雲流水,可以看的出來,他在私下也是十分努力的,不然的話,這種最新研發出來的手術機器人,他怎麼可能操作的這麼溜呢?

“紀醫生,可以開始麻醉了。”

做完手術切口的精準定位,宋思賢對麻醉醫生紀滔說道。

“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