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
上午九點。
手術室內。
此刻,長了【第三隻眼】,診斷為罕見的腦膜腦膨出的小男孩,已經躺在手術台上,麻醉醫生紀滔正在準備麻醉。
器械護士戚泠正準備著手術器械,神經外科主治醫生宋思賢是這一次的主刀,配合他手術的,是神經外科的一個住院醫生小王,還有就是趙勝了。
趙勝屬於是特邀了,一般情況下,急診科的醫生,是很難參與到這種神經外科的高難度手術的,不過趙勝卻是一個例外。
更何況,這個患者,是趙勝直接找到宋思賢,嚴格說起來,是屬於加塞的,之前宋思賢和趙勝說配合他的手術,不是說說而已的。
當然了,這種事情,之前也是發生過的。
外科醫生,除了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以外,一雙穩定而靈巧手,那也是必須要有的,趙勝在這方麵的天賦其實非常的突出,不過他更加喜歡急診的感覺就是了。
趙勝有一雙巧手,這是宋思賢在大學時候就知道的事情。
“老趙,你備課怎麼樣了?”
宋思賢已經穿好了手術衣,看了看趙勝,對他問道。
附屬一院是教學醫院,宋思賢作為主治醫生,當然也是任教的,他教的是《神經解剖學》,屬於是《係統解剖學》的升級和細化,這門課很難,要記憶的東西又多又雜,掛科率一直居高不下,和趙勝教的《診斷學》差不多。
說到這裡,就很有必要講一講學醫公認的難度最高的5門課程,除了趙勝教的《診斷學》、宋思賢教的《神經解剖學》以外,還有免疫學、分子生物和化學、外科學這三門。
這五門課,難度都是超高。
免疫學,一大堆CD分子能把你聽吐好不好!不僅有CD,還有各種編號的TNF,IFN,MHC,IL,Ig,免疫細胞,補體。簡直能把你攪成一鍋粥。
還有生物化學,其虐人之處就在於長長的有機化學反應式、各種佶屈聱牙的產物名稱、各種相似的名字而且還要算產生消耗了幾個ATP!是葡萄糖6磷酸還是6磷酸葡萄糖?是HMGCoA還原酶還是合成酶?
最後還有外科學,800多頁的厚度,全部都要靠記憶,想想就令人頭皮發麻。
趙勝還記得,他讀臨床本科的時候,有一次期末考試,要考的科目是內外婦兒,有一次上自習,前排的胖子,已經複習多天,效果仍然不好,看著看著,跑出了教室,然後蹲著吐了起來,吐完以後,就是哭,眼淚鼻涕加上嘔吐物,那場麵,簡直了!
所以,在學生眼裡,趙勝和宋思賢,都是大學生涯翻不過去的大山。
這會麻醉才剛剛開始,等到麻醉生效開始手術,還有一段時間,這會可以說就是手術室的聊天時間了。
“診斷學不就那樣,內容又多又雜的。”
趙勝隨口說道。
“你倆手裡掛科的學生,怕不是整個醫科大最多的了。”
這時,已經做好了麻醉,等著麻醉起效的麻醉醫生紀滔開了個玩笑說道。
“我已經儘量把題出的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