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少花錢多辦事(1 / 2)

與此同時,診室內。

“怎麼這些患兒都掛急診的號了,兒科呢?”

趙勝有些疑惑的對宋薇問道。

附屬一院是頂級三甲醫院,對患者的分流,已經是做的十分專業且細致了。

一般情況下,隻要是患兒的話,都會掛兒科急診。

“趙醫生,兒科現在都快撐不下去了,就在前兩天,李陽都走了。”

聽到趙勝問起,宋薇歎了口氣說道。

“哈?李陽都走了?我記得他都在兒科乾了十多年了吧!”

驟然聽到這個消息,趙勝有些驚訝,畢竟李陽在兒科是絕對的主力醫生,可以說是兒科的中流砥柱,不僅技術精湛,而且工作態度也沒的說。

“能上呼吸機、能做氣管鏡,能做血漿置換,還能做ECMO的,兒科也沒幾個。。”

頓了頓,趙勝又有些唏噓的說道。

“李陽也是沒有辦法,他隻是本科學曆,在我們這種教學醫院,他這樣的學曆,根本就無法晉升職稱。”

宋薇也是有些遺憾的說道,李陽是個非常好的兒科醫生,她的親戚孩子有時候生病,來找她的話,她都是帶著直接去找李陽的。

因為李陽不僅醫術高,而且態度也很好。

在醫院裡,要評價一個科室哪個醫生的醫術最高超,有一個【金標準】,就是看院內職工看病都找誰就知道了。

有些時候,一個科室手術做的最好的,不一定是主任或者副主任,而有可能是一個多年得不到晉升的主治醫生。

而這樣的醫生,因為學曆隻是本科,在附屬一院沒有任何晉升的希望,職稱無法晉升,就沒有辦法漲工資,每個月拿著六千多的最底層的工資,在中都這樣的大城市,是很難養家糊口的。

“李陽一走的話,兒科可真夠嗆的。”

趙勝說道。

醫院裡,隻要是對兒科有關注的,都知道李陽起碼承擔了兒科急診一半的工作。

毫不誇張的說,李陽走了,兒科起碼要找兩個人,才能頂上李陽的工作量。

兒科,現在已經成了醫學生就業的【天坑】了。

就比如說,身為頂級三甲的附屬一院,一個科室想要招醫生的話,一個名額,起碼有五六個人來競爭,但是兒科的話,符合條件又想來的人,可能有時候名額都招不滿。

把兒科定為讀博方向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才會出現兒科急診接診不過來,讓患兒分流到普通門診的現象。

一個小時後。

年輕夫妻抱著孩子,拿著血清支原體的檢查結果,回了診室。

“醫生,你看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