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觥籌交錯,酒足飯飽之後。
王媒婆就問老丈人:“親家公打算什麼時候舉辦婚禮,可有選好日子?”
“就定在年底十一月二十四吧,這樣大家都忙活完了有時間,人多也熱鬨一些。”
王媒婆算了一下,還有3個多月,考慮到雙方的年紀,也可以了。
於是她轉頭問外婆:“羅嫂子覺得怎麼樣?”
外婆說:“都聽親家公的,就這麼決定了。”
既然日子已經定下來了,眾人起身告辭,老丈人一一送到路邊。
外婆也起身,說:“那好,我就在十一月二十四,恭迎兩位親家大駕光臨了。”
兩位舅子把喝得暈暈乎乎的舅舅扶上拖拉機,大舅哥笑著說:“妹夫酒量不行啊,還得多練練。”
二舅哥:“哎呀,這才幾杯就倒了。”
舅媽說:“下次,我再看到誰灌他,我就要他好看。”
“喲,還沒嫁人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要你管,我樂意不行啊?”
鄰居又開著拖拉機突突突往回趕。
日曆一天天翻過,外婆忙著去邀請親朋好友參加婚禮,也忙著借錢籌備婚禮。
舅舅說:“媽,秋姑家不是開了一個批發零售的食品店嗎?”
“可以去她家借一點,而且煙酒,飲料什麼的都能便宜一些。到時候多退少補嘛。”
外婆說:“我怎麼搞忘記了?嗨呀,這是典型的燈下黑啊。”
外婆於是來到秋姑家裡。
她家離舅舅家200米左右,因為姑父跑運輸,家境算是比較好的。
她兒子和媳婦也是才開店不久,所以外婆也沒記起來。
跟秋姑說了舅舅結婚的事以後,秋姑說:“這是好事,我們能幫的一定幫忙。還差多少錢?”
外婆說:“按照一般的習俗辦酒,還差900元左右。”
“那都不是事,等晚上我老公回來了,我就把錢送過來。”
外婆聽了連連道謝,這下最大的問題也解決了!
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
“”真是太感謝妹了,要不我都不知道怎麼辦呢!”
“自己家裡人,說什麼見外的話呢!”秋姑說道。
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更能讓人體會到,人間自有真情在。
這就是雪中送炭啊!
外婆忍不住落淚了。
要是老頭子不那樣,哪裡需要低三下四的去求人啊!
秋姑也想到了這一點,她拍拍外婆的背:“都過去了,日子還得往前看呢,你應該高興才是。”
外婆點點頭,眼淚卻怎麼都止不住。
晚上,秋姑丈夫也就是姑父回到家。
秋姑跟他說了這件事。
姑父說肯定要幫忙,羅嫂子一個人拉扯大5個娃不容易。
現在遇到難處來找我們,肯定是沒辦法了才來的。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
秋姑說還算你有良心。
秋姑拿了錢,連夜來外婆家裡。
外婆家裡大家正在看電視。
躺椅也做好了,外公也可以出來看看電視,要不總躺著看不到,心癢難熬啊。
外婆見到秋姑就要鞠躬,秋姑連忙讓開:“嫂子這是做什麼,折煞我了!”
外婆說:“謝謝你們肯伸出援手,我感激不儘哪!”
“不用,一家人不說倆家話。”秋姑又對外公說:“大哥放心,我們家儘全力支持,保證把婚禮辦的熱熱鬨鬨的。”
外公說:“要不是我起不來,我都要給你行個大禮了,你家幫了我們大忙啦!”
“看你說的,日子隻會越過越好的。”
秋姑拿出了900塊錢給外婆:“不夠了再找我啊,可彆不做聲。”
“大恩不言謝,替我謝謝妹夫謝謝了。”
外婆眼眶紅紅的。
“都會好起來的。”秋姑說。
“還有,請婚車了沒?我們可以幫忙。租個6輛車就行了。”
畢竟是過來人,知道的還是多一點。
外婆驚覺:“是啊,你不說還沒想到這一步,多謝妹妹的提醒,不說我都忘記了。”
“那行,我讓老公去聯係車子。該有的咱也要有,妥妥的啊。”
舅舅也向秋姑行禮:“謝謝姑媽的援手,改天你們全家都要來啊!”
“”一定一定,大侄子無需多禮,我先在這裡恭喜你了。”
“同喜同喜,謝謝啦。”
時間很快到了十一月二十四號。
舅舅家院子裡搭起了架子,撐起了紅布。
下麵擺上了桌椅板凳,地上還鋪了紅地毯。
桌上鋪著紅色的桌布,擺著白酒,啤酒,嶗山可樂,煙,碗和筷子。
還有花生米,瓜子,貓耳朵小花片,辣蘿卜乾等小吃。
堂屋門口擺著長條桌,上麵都是泡好的熱茶,供人飲用。
門口還有氣球拱門。
門庭若市,賓客盈門。
鑼鼓喧天,鼓樂齊鳴。
來一個客人就放一掛鞭炮,劈裡啪啦響個不停。
鞭炮聲此起彼伏,熱鬨非凡。
院子角上擺上了幾口大鍋,幫廚師傅正在忙著洗菜切菜,淘米下鍋,忙碌個不停。
空氣中飄著飯香,菜香,鞭炮炸開的煙霧氣息。
舅舅包了很多紅包,1塊的,2塊的,5塊的。
之後把紅包打亂混在一起。
當婚車到達舅媽家時,果然倆個舅子把門關上不讓進門。
舅舅穿著西裝,腳穿皮鞋,胸前彆著紅花,頭上打著摩絲,手裡還拿著一束玫瑰花。
王媒婆笑吟吟的看著,看舅舅怎麼辦。
見此情景,舅舅開始往門縫裡塞紅包。
“哇,我搶到5塊的紅包!”
“2塊的,再來一個吧!”
“一塊...”
“又一個5塊的!”
塞了十幾個紅包,大門終於打開了。
舅舅一個箭步往舅媽房間衝,二舅哥拚命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