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五章 洗劍池下見溫庭,嗅劍尋址星空行(1 / 2)

葬劍塚。

綿延的山脈重重環繞著這從遠古傳承至今的神秘之所,經年不去的霧靄更為此地憑添幾分禁忌。

世人皆知,東域有一禁忌名山,喚曰“東山”,論老,桂折聖山都不一定有它資格老。

東山之巔,生有祖樹劍麻,也號“東山劍麻”,然名聲在外,鮮有人能一窺劍麻本相。

葬劍塚,便坐臥東山腹地。

明明東山為七斷禁之一,掌“劍”之鋒銳,該在五域聲名赫赫才是。

實際上,此山又與葬劍塚一般,深諳“藏”之道。

不顯山,不露水。

葬劍塚附近,拜山者終年絡繹不絕。

然各皆隻能往返於東山山脈的外圍,在霧靄下折騰完氣力後,無功而返。

除了成功拜入葬劍塚山門者,外人無可見得真正的山內,究竟生得何許模樣。

然一代葬劍塚,才收幾個人?

屈指可數!

聲名不顯,卻不代表東山和葬劍塚的氣運,會一日不如一日。

大江東來,皆彙於此。

實際上,整個東域劍神天,除卻參月仙城近幾十年一躍而出,強勢掠奪了幾分劍道氣運外。

其餘各地各脈劍道之氣運,不論中間發展得如何蓬勃,最後通通都會彙於至東之地的東山,彙於葬劍塚。

氣運何用?

氣運實在無有一個具體且固定的作用,硬要闡述的話,它隻能這般來顯化:

葬劍塚上上代看塚人,名喚侑荼!

當代看塚人,溫庭!

……

咻!

一道紅光越過山下人頭攢動的坊市,越過山腳處汗流浹背的登山者們,得意無比地衝入了霧靄之中。

“快看,那誰啊,好像穿了個裙子?我窺、我窺……”

“擅闖葬劍塚禁地,她是嫌死得不夠快嗎?”

“拜山者,隻能徒步攀之,這是葬劍塚不成文的規矩,隻有勇氣、毅力、智慧三者皆達標者,才可能被溫劍仙看中……哦,顧青四除外。”

“這麼飛,她隻能觸發禁製呀,誰能擋得住葬劍塚十萬名劍的怨念攻擊?”

“第八劍仙。”

“屁!啊呸呸呸,諸位彆這麼看我,我的意思是,也就第八劍仙可以,其他人若不是姓溫姓顧,肯定得粉身碎骨!”

“她不是顧家四兄妹之一,一看就是個煉靈師,連先天劍意都沒有。”

“那她必死!”

“豎子猖獗,不知敬畏,該死!”

“呃,豎女!”

說書人靈念將登山者的嫉恨與詛咒儘收耳底,莞爾一笑,從胸前拔出令牌,一路暢通無阻。

開玩笑,人家什麼身份,還徒步登山?

你們登山歸登山,最後要拜的人,還不是我家哥哥!

而我家哥哥,早在屁大年紀的時候,就已經主動跟人家兄弟對拜了。

真要算起來,顧家三兄弟……哦,現在是四兄妹了,都要喊人家一聲“師叔”呢!

“雖然人家並不會古劍術……”

說書人翹著蘭花指,輕捏葬劍令,一路穿過外山迷霧,繞過內山曲折,在各種禁製與劍光中熟悉地行進,很快毫發無損走出劍陣。

眼前光景一變。

四麵環山下,中間腹地有一處內凹,擁南北而朝東,觀向遙遠的東海,像一座人間巨墓。

墓是真墓。

裡頭葬的,卻非人,而是曆朝曆代無數靈劍、名劍。

墓地之上,縈著終年不散的殘怨,以及對新生的渴望,這是肉眼可見的真實的劍的念,極儘矛盾。

說書人不敢多看。

這玩意瞧多幾眼,可能眼睛就廢了。

但古劍修卻可觀之而修念,八尊諳的劍念就是在這裡大成的。

抬眸往上……

山,高不見頂!

若人立於東海遠眺,且視線能穿過迷霧,便可見這世人所不見的東山,如一柄欲圖穿天的巨劍。

此劍東山,劍柄沒於大地之中,劍鏜托起葬劍塚,陡峭的劍身又穿入九天雲霄,極為壯觀。

“東山劍尖之上,便是劍麻……”

“說起來,大哥哥和二哥哥都能上去,我這都半輩子了,想登上去看一眼劍麻還難於登天,真是可惜我這關係戶了……”

說書人搖頭略一唏噓,不再感慨,提著裙擺衝進了大墓中。

……

“哥哥~哥哥~”

“哥哥~哥哥~”

跟雞叫一樣,從南叫到北,從西叫到東,說書人最後才在洗劍池旁聽到了抑揚頓挫的戲腔。

正在唱《阿牛繡花》,講的是個曲折婉轉,結局悲淒,屬於阿牛與繡花娘的古老愛情故事。

說書人不由駐足,失神聽了幾句後才如夢方醒,用令牌打開石門,幽怨地往門口一杵:

“你耳聾了嗎,聽不見人家叫你?”

“阿郎~阿郎~你咿噫!在何方~~~”

“喂!”

“繡娘~繡娘~俺諳昂!在欸那~在水一方~~~”

說書人腳尖一踢。

石子精準飛過,啪嘰一下打中了溫庭的臀兒,滋的血就濺了出來。

“你乾什麼!”

溫庭水袖卷收回來,捂著染紅的屁股,轉過頭怒目而視。

他臉上畫著全妝,一半臉男,一半臉女,一人分飾兩角,分明興致正盛。

回眸後,眉眼一凝,殺氣騰騰,怨念不比洗劍池中天天飽受折磨的名劍們差多少。

“有事。”

說書人自顧自踢掉高跟鞋,也赤著玉足踩進了洗劍池旁剛好沒過水麵的青石小徑。

在清脆的嗒嗒水聲間,去到了座前,就跟回了自家一樣快速蜷了上去,連沾水的玉足也毫不客氣踩在了座椅扶手上。

擦了兩擦,雙腿交叉一疊,順手摸過來旁側石櫃上的一本書,腦袋往下一倒,說書人邊翻著書,邊道:

“小諳諳找你。”

——《劍經·上》!

“他有事‘請’我,自己不會過來,懂禮貌嗎這人?”溫庭不善地目光死死盯著那殘留水漬的臭腳。

“不懂!他確實也過不來!連飛都不會了,你現在讓他登山,趕明兒你還得跑出去給他收屍。”說書人翻了個身,撅著屁股躺得更愜意了,“哦,還得辦個葬禮。”

溫庭麵上浮有悅色,凶光都不見了:“哈哈,收屍好啊,我喜歡收屍,葬禮好啊,得風光大葬……彆打岔,腳放下來!”

若是讓那顧氏三兄弟來此,見他們師尊此刻言行舉止,怕是能驚掉大牙。

因為三小家夥印象中,師尊是個不苟言笑的人,常年板著臉,輕易嘴角不會勾起,遑論大笑。

且洗劍池乃葬劍塚聖地,他們從進那石門前三日,便得焚香、沐浴、更衣、靜心……

一連串程序走完,還得請示完師尊大人,才得進洗劍池。

最後,《劍經》乃葬劍塚不傳之秘,除了初始拜師可閱,之後隻有做錯了事才有可能得到罰抄《劍經》的資格。

平日裡,顧青二三壞事做儘,都沒求來幾次《劍經》的罰抄權。

“天書!當真天書!”

說書人翻了幾頁《劍經》,昏昏欲睡,知曉一輩子都悟不得先天劍意了。

他將古籍塞回石櫃上,起身正色道:

“魁雷漢找他了!”

溫庭眉頭一挑,食指抵住胭脂粉飾的紅唇,陰陽怪氣道:“他們十尊座的事情,需要麻煩到我這個小嘍囉?”

“需要請你。”

“請?”

“對!點名請你這位大名鼎鼎的看塚人!”

“誰點名?”

“除了小諳諳,還有誰?”

說書人笑著下座,來到洗劍池旁,蹲下看向向池子的中央。

在一片鐵鏽斑斑的斷兵殘刃之間,有一柄同是斷劍,卻曆久彌新,不僅沒有鐵鏽和苔蘚,還在劇烈嗡嗡顫顫的青色的劍,劍意蓬勃。

說書人不由一讚:“還得是青居,這麼久了,還有生命力。”

“這可不是生命力。”溫庭指去,“它是個小哭包,三十年了,還在哭,沒停過。”

嗡!

斷劍青居劇烈一震,似是在發出反對的聲音,但“嗚嗚”的嗡鳴聲更刺耳了。

“人家上次見它,它可不是這樣的。”

說書人眯著眼,依稀記得青居的鏽跡和苔蘚,應該長得比其他劍更快、更多才是。

“它老有一個錯覺,覺得它又要重新出世了,以至於它再次沐浴更衣。”

“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