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神作開端!(2 / 2)

“說實話,我現在很激動,但是我儘量用冷靜的情緒去表達我的讀後感,最開始的時候,我是完全是以看普通科幻,或者非自然的態度來看《三體》的劇情的,可是越看到後麵,我越不在意這是否是一部科幻,而是故事的內容實在是太有吸引力,太有深思了。”

“人類文明一直是一個孤獨行走於宇宙荒漠中的不諳世事的少年,現在她知道了另一個異性的存在,雖然看不到他的麵容和身影,但知道他就在遠方,對他的美好想象便如同野火般蔓延。”

“現實的世界,有黑暗,歧視,仇恨,戰爭,大部份人都在苦難中艱難前行,可再怎麼樣,自己的孩子,也不該由彆人來插手。”

九州的社交媒體之上,第一時間就充斥著各種對於《三體》的評論。

誠然,《三體》係列,第二部第三部才算作真正“神”的部分,可毫無疑問,要選一部能夠吸引大眾讀者的,一定是第一部,因為第一部裡的懸念感很強。

在前世,《三體》係列自然是全網吹噓,故事波瀾壯闊,腦洞異想天開,可爭議就在於文筆。

有不少的讀者認為,三體的文筆差了,沒有什麼太多的文學美。

源自於故事本身的捶打和設想無以複加,掩蓋了其文字本身的粗糙。

可林秋作為讀者的時候,並不這麼認為。

文學和情緒是需要一致的。

在平靜的時候,文字就需要平靜。

在熱血的時候,就需要高亢。

單單是中三體遊戲關於“脫水”與“浸泡”描寫的畫麵感,就和文筆差並不沾邊,隻不過與很多前世公知認為的“文筆”有所不同。

不過有一點,林秋自己本身是比較讚同的,那就是《三體》人物的塑造偏工具化,扁平化。

譬如汪淼,譬如史強,譬如葉文潔,實際上都是推進故事發展的角色,所有人物的劇情,都是在為推進主線而服務。

林秋並不是作者本人,所以並不知曉作者本身是如何思考並創作。

可有一點,那就是扁平化的人物特征,有時候並非是讀者認為的“貶義”或者說“缺點”,而是作者刻意為之。

因為的核心重點,根本就不在人物之上。

就譬如《三體》第一部,重點難道在汪淼身上嗎?

重點是“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這兩大文明的故事。

人物塑造,是建立在文字內容,人物劇情之上的。

可以試想一下,在《三體》第一部中增加對汪淼的人物塑造的文字與劇情,是否是畫蛇添足,沒有絲毫意義?

這一點,與電視劇的邏輯是完全不同的。

就譬如《三體》如果改編成電視劇,那麼汪淼的人物劇情一定會增多,因為電視劇的重心,一定會向主角有所側重。

無數“腦洞”類型的網文,為什麼人物扁平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甚至會刻意去扁平化,讓其幾章都不出場。

並不是作者水平不夠,而是因為的核心根本就不在人物的身上,就算多了人物塑造,都不是讀者想看的“腦洞內容”。

……

《三體》的爆火是所有人都能夠想象到的。

夏州沉寂已久的科幻行業,在這一年被一顆核彈直接炸翻!

無論是博客,論壇還是各大的網絡社區,隻要是討論的地方,都能夠看到漫山遍野的都是《三體》的身影。

更加恐怖的是,就算是日常生活中,《三體》內的內容,都在短短時間內瘋狂出圈。

類似於“蟲子”“火雞”這樣的詞語,高頻率的在網絡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現。

這並不是一部常規意義上的科幻文,可正是因為如此,才如此獨特!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