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讀者,在此刻心情複雜的合上了《神雕俠侶》的書頁。
此刻的他們,全然忘記了昨日的忿怒,隻是感慨於《神雕》波瀾壯闊的故事!
在見證了小龍女與楊過的愛情之後,他們甚至感覺,如果現在自己再糾結於“小龍女失身”這一段情節,多少有些膚淺了。
自古以來,女人最重要的,便是貞潔,可如此,便是對的嗎?
當然,這樣的一段情節,如果說能夠得到所有觀眾的理解與認同,終歸是不可能的。
可是隻要讀完《神雕俠侶》的原著,見證了這一切,至少對於這段情節的抵觸情緒會消減下去很多。
之所以前世會有那麼多的非議,同樣是因為片段化的劇情,讓不少沒有讀過原著的觀眾們心生反感。
還有就是電視劇的傳播,無論是幾版電視劇,關於小龍女的塑造實在都太過深入人心,觀眾們無法接受。
實際上真正讀完原著的,很多讀者都不會糾結於此,去看看前世的書籍評論就知曉了,譬如某瓣,書評區內,真正提及這事的,百中無一。
……
夕陽之下。
李子樹合上書頁,同樣感慨不已。
這樣的一部作品,所傳遞的情之思想,完全與現代的思想所相悖。
美其名曰獨立,實其冷漠,李子樹自幼便覺得,做一個至情至性之人,是人一生的驕傲,成年之後,才知道要擁有多少的勇氣。
就在第二日傍晚,不少讀者都讀完了這一部《神雕》,網絡輿論顯然緩和了不少,不少讀者都冷靜了下來,在讀完了全部的內容後,抒發著自己內心的感受。
【天地之間,不過你我互相憐惜。】
【洪七公與歐陽鋒華山之巔那一戰,相逢一笑泯恩仇,嘖嘖,實在是太妙了……】
【不管是楊過小龍女不被世俗所容的感情,還是郭襄,綠萼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傷感,都是那般的令人動容!】
【續作打開方式的教科書作品,第一部的人物隻要出現,就如同老友一般親切,無論是洪七公還是歐陽鋒皆是如此,幾十年的恩怨在華山隨風而逝,太美好了,隻可惜楊過對於郭襄……哎,可能郭襄的一生,也要被楊過所誤吧。】
【比起《射雕》,我感覺這部的情節更加曲折,而且由生死情愛寫到家國大義,堪稱大氣磅礴。】
【我反倒覺得這本書並不是俠肝義膽,民族大義,英雄斷臂,玉女失貞,最後麵對蒙古大軍來襲,楊過雖然解了其危機,可而後應當是與小龍女退隱江湖了,楊過與郭靖,完全是不一樣的人,郭靖是為國為民的俠。】
【情大於俠的武俠,可卻那般令人動容!愛成癡,最癡是郭襄!】
【臥槽?你們都中毒了嗎?NTR劇情你們都能接受?!】
【沒讀完後麵的內容就去讀讀吧,實在太膚淺……】
光是讀到這些網友們第一時間的評論,就能夠清楚,不少讀者在昨日的怒火,都漸漸熄滅了下去。
“小龍女失身門”的陰霾,被一掃而空。
因為是《神雕》中的劇情,所以並不用去刻意避諱,反倒是讓更多的觀眾,都冷靜下來思考,老賊為什麼要寫這樣一段“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劇情。
就在這時,餘老先生又發了一篇文。
上一篇,是談黃蓉之變。
這一篇,自然是談小龍女失身。
【夕陽之時,恰恰讀完《神雕俠侶》,實在是令人歎服敬佩,關於這部武俠續作,有太多的情節想要想說,恰巧就在等待《倚天屠龍記》的這一個多月時間內,與大家慢慢道述吧。】
【昨日與各位談了談黃蓉之變,今日就從的角度,去談一談小龍女之變,純屬個人解讀,並非代表作者意願。】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很多讀者們就被吸引了過去。
昨天,就是因為餘老先生發的那篇關於黃蓉之變的解讀,才讓很多輿論消減了下去,這次又想怎麼去解讀小龍女失身的這段情節?
【在寫下這篇文章前,我看了一下讀者們的討論,有讀者說是“劇情需要”,有說是“缺憾美”,也有說是因為,隻有這樣曆經苦難,才顯得愛情的彌足珍貴,都有道理。】
【天殘地缺,這是神雕一直以來關於情之核心,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寫情的,夏州最傳統,最熟悉的感情,無疑是郭靖黃蓉那般,夫唱婦隨,相遇相識相知相戀。】
【神雕之中,卻展現出了不同的請,有兩情相悅的情,有悲淒的單戀之情,有朦朧不清的情,還有諸如知己,摯友,甚至是對手之情。】
【夏州一直以來,對動人美好的愛情故事便極其推崇,神話,傳說,曆史,皆是如此,可這些愛情,都沒有突破“禮教大防”。】
【自古以來的傳統觀念,便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刻入夏州民眾骨髓之思想。】
【個人解讀,《神雕》想要表述的便是抗爭,抗爭,衝破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禮教大防。】
【人倫禮教與貞潔,被《神雕》所拋棄嗎?顯然不是。】
【這就相當於是一柄戒尺,楊過與小龍女的人倫禮教並非不倫之情,小龍女失貞同樣並非浪蕩。】
【與楊過小龍女對應的,便是《神雕》中的武三通,或許很多讀者都忘了,武三通癡戀養女何沅君,足足二三十年的煎熬,最後癲瘋。】
【鬥膽猜測,這才是作者《神雕》所要表達的東西,在“情”字麵前,各種艱難險阻,哪怕是禮教大防亦不值一提,世人應大膽追尋真愛真情,不應一葉障目,自斷姻緣。】
【這段情節,實際上是……】
……
遠在米州的林秋,讀著餘老先生的文章心有感觸。
曾經,年少的自己,因為電視劇的原因,對於《神雕》,對於金老先生都曾經有過一定的抵觸,可是越是成熟,林秋越敬佩這位前輩,越覺得自己的渺小。
仔細去想想。
這部《神雕》發布於什麼樣的年代?
1959年到1961年,連載於報紙之上。
那是什麼年代?
那是一個剛剛從封建時代出來,卻還沒有脫離封建餘韻的時代。
女子失去了貞潔,就好似失去了生命一般。
如果在婚前,失去了貞潔,重則會付出生命的代價,輕則承受著無比的壓力,生活在無數人的指責與謾罵中。
曾經有這樣的一部作品描述過這樣的情節,那就是《許三觀賣血記》。
許三觀的妻子許玉蘭做錯過什麼嗎?
在現代社會中,極其常見的婚前性行為,卻為許玉蘭帶來了太多的不幸。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理解許玉蘭。
丈夫不理解,孩子不理解,何小勇不理解,街坊鄰居,恨不得將其罵成蕩婦。
這便是應該有的結果嗎?
許玉蘭是蕩婦嗎?
讀了那本書的讀者,都會搖頭。
在當時那個年代,金老先生之所以要寫入小龍女被玷汙這一情節,就是在傳達一種摒棄封建的思想。
現實中,擁有小龍女這般經曆的女子恐怕不少。
無論是什麼時期。
給予更多的關懷,而非指責甚至辱罵,才是一名思想健全之人需要去做的事情。
有多少讀者,在看到這段情節的時候,腦海中會不禁泛起“小龍女臟了”“小龍女不乾淨了”這樣的思想?
林秋承認,自己最初接觸到這段情節的時候有過。
可受到傷害的是小龍女,接受指責,接受非議,接受持續傷害的依舊是小龍女,這公平嗎?
“在那個年代之下,這樣一本書籍,就是傳奇經典的標誌。”
林秋喃喃道。
這部武俠,不僅僅有著劇情與內容,還有著思想,這也就是為什麼金老先生如此偉大的緣故。
誰曾想到,在幾十年後,這部作品,會麵臨有關於這一方麵的攻擊與指責。
每每看到這些,林秋都隻會搖頭感歎,卻無能為力。
或許隻有等到年少的讀者們更加成熟,才能夠漸漸悟到金老先生,不僅僅是一名作家。
或許隻要他們去稍微了解金老先生,就知道這一點。
所以自始至終,即便知曉“小龍女失身門”會引來一些爭議,林秋都從來沒有猶豫過要不要將這武俠三部曲帶到這個世界上。
就連這樣的武俠都猶豫的話,林秋不知道整個文壇史上還能夠有多少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