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在夏州一直涼涼的夏州科幻,武俠是有過盛世的。
在上個世紀,就有不止一位武俠名家呈現過無數經典,精彩的作品,可現如今,武俠,在公知之下,很難再恢複昔日的榮光了。
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點就是價值觀的變化。
前世同樣如此,從最開始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到網文時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眉頭微微一皺,默默退至眾人身後”,再到後麵,有些極端的價值觀都會在書中呈現,譬如“末世重生,極度冷血”的價值觀都在橫行。
第二就是本身作品的質量大不如前。
讀者,大眾是不傻的,反倒是最現實的。
作品隻要好,無論是什麼類型的作品,都會得到讀者的認可。
《雪中》的新派武俠風格,《詭秘之主》的克蘇魯風格這些都是熱門題材嗎?
肯定不是,可並不會影響其作品的質量。
所以這次林秋與老賊的強強聯合,觀眾們是相當期待的,唯一有些擔憂……
不……
不能叫擔憂,是肯定的是:
【小魚兒與花無缺,下注吧各位,裡麵會有多少個角色被刀?】
【這看上去像兩個人,難道是雙男主?至少死一個吧,或許兩個都會死!】
【反正哥們做好了心理準備,林秋和老賊,一個溫柔劊子手,一個冷血劊子手,橫豎都是一刀,彆掙紮了!】
【這兩人聯手做一部電視劇,估計要死一大片……】
【都是老賊的鍋!!】
【老賊的原作,好!好!好!】
……
即便《福爾摩斯》之死反轉,可讀者們對於老賊的“刻板印象”依舊存在,甚至到了談賊色變的地步!
可能咋辦呢?
該恨還是恨,該罵還是罵,該看的書,不還是得看嗎?
就昨天,看看《福爾摩斯》第六部《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的全球發售,看看那火爆的地步,幾乎每個州的媒體都在大肆報道!
這部作品一發,僅僅幾個小時之後,全世界的福爾摩斯書迷們的心情,都是極其複雜的。
一開始,所有讀者都是抱著“福爾摩斯複活”的情節期待來讀的,可是光看了開頭,讀者們就愣住了。
原因就是,華生和福爾摩斯都在。
顯然,《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的故事,並不是發生在“福爾摩斯”之死後,而是之前。
這一下頓時將讀者們乾懵了,熱情迅速消退。
“這是之前的故事?”
“味還是那個熟悉的味,不過我想看福爾摩斯複活啊!我想看福爾摩斯和莫裡亞蒂的對決啊!”
“看吧……既然官方都說福爾摩斯沒死,那後麵的幾部,總歸不可能全都是之前的故事。”
“哎!”
觀眾們先是有些失望,可當看到《巴斯克維爾的獵犬》裡的文字之時,那股熟悉的感覺湧上心頭!
這是福爾摩斯的四部中篇之一,同樣是最經典的中篇之一!
前世這部作品,就是發布在《最後一案》福爾摩斯墜崖之後,故事線是在之前,算是一個番外篇。
可卻成功的喚起了讀者和出版者,對於福爾摩斯複活的希望。
最終的結果,同樣如他們所料。
至於《巴斯克維爾的獵犬》有多麼吸引人。
隻要看讀者們很快忘記了一切,如癡如醉,沉醉其中的表情就知道了。
可以說,這是福爾摩斯係列的突破之作,首先,這部,是嘗試著用華生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去偵察案件,獲得線索,而非是之前福爾摩斯一頓狂秀,直接破案。
第二點就是這部的篇幅不斷,探案的時間非常長,導致讀者們的代入感更強,不會有種剛剛開始,就結束的失落感!
其三就是任務塑造一如既往的成功,幾名嫌疑人,性格迥異的同時栩栩如生!
很多讀者們看懸疑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挑戰作者!
挑戰作者的“陰謀詭計”,如果能夠提前猜到凶手,自然成就感滿滿。
沒有猜中,也會震撼於這部的詭計與欺騙!
這部《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第一次給了讀者這樣的參與感,而不是單純的大呼福爾摩斯牛逼!
至於這部中篇的詭計,依舊是福爾摩斯探案係列的通用詭計。
在讀者所能看到的表象之下,隱藏著巨大的關係網冰山。
為了蒙蔽讀者,人物關係錯綜複雜、真假難辨,最終揭示一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