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不過來!真緩不過來!】
【大郎二郎三郎就這麼死了?!】
【我最喜歡的二郎啊啊!!!】
【該死的潘仁美!你咋不去死啊!不對,就這麼殺了你實在便宜你了,應該五馬分屍,淩遲處死!】
隨著楊家三子的戰死,觀眾們的情緒都被點燃到了最高潮!
悲壯,傷心,熱血難涼!
這一層層的情緒堆疊,讓觀眾們完全接受不了楊家三子之死,在集間休息結束到時候,熱切的討論了起來!
因為大郎二郎三郎的戲份並不如六郎七郎這麼多,所以還沒有到那種全網沸騰的時候。
直到第二集的開始,他們才看到了第二集的標題:
【七子去,六子回】。
……
“啥意思?七子去六子回?不對啊,現在算算,大郎二郎三郎都死了,就算是加上八郎,也隻有五子啊,哪來的六子?”
“嘶……什麼意思?七子去應該是指七個兒子踏上了金沙灘之戰,六子回,應該是六個兒子回來的意思啊,我理解錯了嗎?”
“不會是指……六個兒子的魂魄歸來了吧……”
“先看吧。”
觀眾們一時間都有些不解。
絲毫沒有想到過,這個“六子”和前麵的“七子”完全不是一個意思。
這一集的開始,就是佘太君給幾個兒子出發前,向當代的鬼穀子先生求的一個錦囊。
上麵就寫著這六個字。
當時佘太君的理解是,七個兒子去前線打仗,可能犧牲一個孩子,和諸多觀眾一樣。
完全沒有想象到這個“六子”,單單就指的是楊六郎。
……
鏡頭再度來到廝殺過後的戰場之上。
為掩護皇帝撤退,楊家兒郎死死的抵擋住遼軍的追擊。
皇帝在經曆過如此險境之後,驚魂未定,麵對眾臣的回朝請求之時欣然應允。
“好吧!朕可以起程回朝,前敵之事,有潘、楊兩家。”
“足可退兵。”
就這一句話,瞬間讓觀眾們渾身一顫,隱隱感覺到有一絲不妙!
要知道潘仁美與楊家,可謂是不共戴天之仇。
就算不摻雜潘仁美對於宋朝天下的覬覦,自己的兒子潘豹依舊死在楊七郎的手裡。
若非親手殺了楊七郎,難解潘仁美喪子之恨!
因而在皇帝離去之後,即使前線的楊家兒郎正在血戰。
後方的潘仁美,仍然不緊不慢的調兵,生怕楊家兒郎多活了一會。
潘仁美不出兵是不可能的,要是彈劾到皇帝哪去,有口都說不清。
可如此軍機之下,就算是延誤半日,都足以要了楊家將的命!
……
按道理來說,楊家將率領的宋軍兵力,早就應該葬身於遼軍的鐵騎之下。
可楊家兒郎的勇猛,實在有些超乎遼軍以及潘仁美的想象。
就連遼軍的將領都不禁對這些忠勇的楊家兒郎報以敬意。
各為其主,道什麼正義或者邪惡,就太過片麵了。
血戰之下。
僅剩的宋軍,被遼軍完全衝散!
四郎,五郎不知所蹤,隻剩下了楊業帶著六郎,七郎兩個兒子突圍!
到了夜間,宋軍的斥候,才將四郎,五郎兩人的“遺物”以及沾滿血的戰槍撿了回來。
“兒啊……”
“我的兒啊!”
楊業一手握住一杆槍,老淚縱橫!
電視機前的觀眾,則是徹底呆滯了。
沒錯。
就是呆滯!
繼上一集,大郎二郎三郎死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