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血淹沒人間!(1 / 2)

千萬不要小瞧林秋現如今在夏州的影響力。

如果林秋僅僅是一個導演的話,根本遠遠做不到現在的影響力,畢竟前世就算是再出名的導演都做不到家喻戶曉。

真正讓林秋走到夏州各家各戶的,還是音樂。

年輕人群體之中的那張《隻要平凡》,還有在春晚上演唱的《常回家看看》以及火遍大江南北的《最炫民族風》。

林秋的出現,讓不少家庭內出現了原本代溝頗深的母女二代,同時喜歡一個年輕Star的情況。

……

【哎,今年的春晚少了林秋,真的少了點味啊。】

【為什麼不請林秋啊,去年林秋多火啊,到昨天我小區廣場上還是最炫民族風,我腦袋裡都是最炫民族風的旋律。】

【據說林秋在拍攝新的影片吧,真的喜歡對了人,林秋真的是個工作狂,一年到頭基本上休息的時間很少,惟一有缺點的就是不發音樂專輯!這都多少時間了!】

【三年……你知道這三年我是怎麼過來的嗎?】

【春晚沒啥意思,等元宵看林秋和唐安寧同台了。】

大年三十的除夕夜,整個網絡之上,林秋這個名字出現的頻率極其之高!

主要每年歌舞類的節目,實際差距非常大,不像小品和相聲。

有的歌舞,老年人不愛看,年輕人也不愛看,可就是適合這個舞台,因為不會出錯。

兩相對比之下,不得不說,林秋在去年的兩首歌曲,表演可謂是亮點十足。

對於林秋歌曲方麵的討論,除了讚歎於才華與歌曲的好聽以外,就是吐槽林秋的第二張音樂專輯一直拖到了現在!

首先,根本就不會有人懷疑林秋能不能做出一張神作序列的專輯!

因為之前幾部作品裡,就單單是林秋的配樂,都達到了一個神作的地步,就譬如《四月》之中的鋼琴配樂,這可是夏州幾位鋼琴大師都稱讚甚至是仰慕的音樂水準。

自此之後,林秋在音樂方麵的造詣甚至先電影一部成神。

可《四月》裡短暫的配樂都還沒有完整版,這是很多音樂人的遺憾。

林秋的流行音樂專輯,之前就有說過會有一張夏州本土風的專輯,可是一推再推,到現在都是八字沒一撇。

樂迷們氣歸氣,可能夠理解。

畢竟林秋幾乎一直在工作,不僅僅在電影行業一直前進,不斷帶來的精彩,就連電視劇處女作,都即將在春節檔期的央視以及各大衛視上映。

第一集播出的時間,就是在大年初二!

……

臨近電視劇播出之前,網絡上對於這部電視劇的輿論不斷。

【不知道林秋的電視劇處女作究竟怎麼樣啊?既期待又緊張!我要拉著我父母一起看!】

【肯定不會差的,官方都讓在央視和各大衛視播了,顯然是奔著全民級彆去的啊。】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是竟然有方舟……方舟那演技真的行嗎?】

一看到這種評論,方舟的女粉們頓時不樂意了,在短時間內回複了上百條。

直接“衝爛”!

【方舟怎麼了?黑子閉上嘴巴吧,方舟哥哥的成績,圈內根本沒有年輕演員能夠達到!】

【整天就知道人雲亦雲,帶著有色眼鏡看人,純純的LowB!方舟很優秀,百億票房足以說明一切,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角色都堵不住你的嘴,年輕演員裡名列前茅,圈內導演一致好評!】

……

這些評論,就連方舟自己看到的時候都會無奈。

自己就算是在林秋導演的幫助下演技有了進步,都會成為這群瘋狂粉絲們的吹噓資本。

越是這樣,自己作為演員的路人緣就會越差。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

對於這部《楊家將演義》,萬千夏州的觀眾們都是相當期待的。

首先這是夏州最喜歡的古裝曆史題材電視劇,其次有不少戲骨級彆的演員以及林秋!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對於林秋的電視劇處女作是很期待的,可是自從《ad》老賊有些小“翻車”之後,這些粉絲們瞬間就包容了起來。

不求神作,佳作就行!

至少給林秋多一點點寬容,不要想罵老賊那樣,罵到老賊“改變”了自身的創作風格!

……

大年三十,初一這兩天,各家各戶都在一起吃著團圓飯,從初二這天開始,不少家庭就能夠坐在一起,嗑嗑瓜子,嘮嘮嗑,看看電視劇。

魔都。

唐安寧一家三口,難得在春節期間沒有各台的表演。

唐安寧開著電視,滔滔不絕的與唐盛介紹著這部《楊家將演義》,讓一旁的唐母滿臉笑容,嗑著瓜子。

“宋朝楊家將的故事,還真的是少見。”

唐盛熟讀曆史,有著文化底蘊,可在這個世界,對於楊家將的故事都不算特彆清楚。

不過網絡上倒是有不少的林秋粉絲找到了一些關於楊家將的傳說以及話本,拚湊出大概幾成的故事。

夏州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

可宋朝,是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不說一些專業性的曆史評價,可對於廣大的夏州民眾而言,一提起宋朝,會想到什麼?

會想到偏安,會想到和談納貢。

便會想到可能是夏州曆史上最最令人反胃的恥辱——靖康之恥。

就連嶽飛都在經典的《滿江紅》中寫道: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可這部楊家將演義的時代,要在靖康之恥前麵,這個時候的宋朝,還是不錯的。

楊家將這個故事時期的皇帝,就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