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福貴一家經曆了很多坎坷與黑暗,可好消息就是,至少目前為止,整個家中還算是幸福。
家珍等到了自己男人的改頭換麵,這應該算作是讀者們唯一的慰藉了。
“老賊……”
對於老賊的無限“信任”,讓很多人都意識到故事不可能會這麼簡單!
張德華活動了一下筋骨,隨即再度朝著書中望去。
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
首先是家珍,患上了軟骨病,乾不了重活。
其實從福貴一家的遭遇就不難看出,實際上那個時代的醫療條件是相當落後的,而且落後也就罷了,關鍵是窮,沒有錢治病。
一些百姓得了病,就隻能硬抗,自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症。
不像是現在,至少醫療條件算是在現在的程度下完全拉滿了。
家珍病後,鳳霞就更累了,要乾更多的活,好在鳳霞年輕又懂事,整個福貴的家庭都是和和美美,直到真正的悲劇發生!
那年,故事裡的福貴小兒子有慶才上五年級。
為了救一個縣裡大人物的女人,很多孩子都被叫到醫院之中抽血,原本的有慶,還為自己血型匹配上而得意,而自豪。
可結局就是抽血過多而亡!
……
“臥槽。”
“我靠!”
同一時間,所有在閱讀這段劇情的讀者們紛紛怒罵出聲,沒想到林秋的第三把刀這麼快的就到來!
而且下刀的,還是看似最不可能被刀的小兒子有慶!
而這段劇情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
自有慶死後,一切清貧而幸福的生活猛然間毀於一旦!
任何一個家庭,兒子死去,受到的打擊都是難以言喻的,而《活著》劇情中的一幕幕,都顯著諷刺的意味,就包括春生的變化!
春生是福貴在軍中的小兄弟,一開始登場的時候僅僅15歲,本來是個赤誠少年。
可多年之後,當間接害死福貴的小兒子有慶之後,說出的話是:
“怎麼會是你的兒子?”
這句話,仔細去思索,其實能夠聽得出來,春生的驚訝,多於愧疚!
人都是會變的。
而更加令人崩潰的還不止有慶的意外死亡……
……
福貴家中餘下的女兒鳳霞出嫁,嫁給了二喜。
這個二喜一出場,就處處透露著“老實人”的氣息。
二喜是個城裡人,搬運工,確實也很老實,甚至為了讓鳳霞結婚時喜慶點,花了大價錢來給鳳霞撐場麵,一看就是個會疼老婆的男人。
而幸福也很快到來!
【“爹,娘,鳳霞有啦。”】
當這句話從《活著》這樣一本書中出來的時候,讀者們簡直淚流滿麵!
“臥槽!老賊總算做個人了!”
“淚目了!老賊做人了!”
“鳳霞有孩子啦!”
“福貴總算有了些慰藉。”
包括張德華在內的萬千讀者,因之前有慶之死的臉色終於好了一些,長長的舒了口氣!
閱讀到這個階段,實際上讀者們也都看出來了,這本書並沒有常規意義上的主線劇情,就是講述著福貴一家的故事!
這種閱讀的體驗感,是老賊的書籍從來沒有帶給過這些讀者們的。
就算是老賊的小刀盟書友,都根本承受不住《活著》這本書密集的情緒爆發!
以往林秋刀是怎麼刀,很多都是鋪墊了幾十上百萬字才刀的,要不就是作品不斷的堆積情緒,到了一個點,猛然迸發出來!
無論是漫畫作品還是作品都是這樣,可《活著》這本書不同。
這本書敘述的人生,就是那種平靜,且讓讀者有些猝不及防的遭遇!
本身書籍的內容就十來萬字,中篇,可劇情卻不少,這就導致了觀眾幾乎完全在一個無法喘息的階段。
從一開始的福貴好賭,到父母雙亡,再到有慶抽血而死……
一幕幕的悲劇都沒有給讀者任何喘息的時間,直到這一刻。
鳳霞懷了孕,萬千讀者才真正咧嘴笑了出來,大大的喘了口氣!
而家珍的那句:
“要是有慶就好了,他是鳳霞帶大的,他和鳳霞親著呢,有慶看不到今天了。”
更是令讀者們有些傷感。
最初的時候,他們的確是厭惡福貴。
可到了現如今,他們幾乎都代入到了福貴的視角。
這就是第一人稱寫作的優勢所在,更加容易拉近與讀者距離,讓讀者進入“我”這個角色。
讓整個故事更具真實性,故事性,更加生動形象,就像是活著這樣的故事,如果不是第一人稱視角,絕不會有這樣的情感輸出。
可第一人稱視角的寫作同樣有局限性,即所寫的內容不能超過“我”耳聞目睹的範圍,所以不便於廣闊地反映整體。
換作第三人稱視角寫作,的確能夠將整個故事描繪的更加細致。
可是絕對沒有辦法做到第一人稱視角的情感輸出。
《許三觀賣血記》就不是第一人稱視角,這就說明《活著》的故事,是餘老師刻意而為之。
……
老賊的書,永遠是讓讀者情緒轉變最快,最大的書。
上一秒,讀者們還在喘息,下一秒,就直接窒息了!
張德華的臉色劇變,整個人都有些懵懵的,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些什麼……
老賊……
是一點餘地都沒有給讀者們留啊!
【誰料到我一走鳳霞就出事了,我走了才幾分鐘,好幾個醫生跑進了產房,還拖著氧氣瓶。鳳霞生下了孩子後大出血,天黑前斷了氣。】
……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讀者們差點一口老血直接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