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楚門》的電影藝術!(2 / 2)

第一,光是在夏州的曝光量就足以達到理想的廣告效果,畢竟預售就擺在這,再加上林秋的人氣和影片的質量,不可謂不賺!

而且更加令這些廣告公司嘴巴笑歪的是,這部《楚門》不僅僅會在夏州熱映,在九州電影市場都會掀起不小的風浪。

本身各地的商業品牌想要做到九州,就很不容易,這次算是真正賺大發了。

第二就是影片在夏州影史,乃至世界影史上都留下了烙印。

公司的品牌,就算僅僅在電影之中出現了幾秒鐘,那也是留下過存在的印記,這些印記都是會被留在曆史長河中的。

隨著《楚門》的播放,隨著劇情之中世界觀的完善,萬千影迷都清楚了這講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巨大的腦洞,層次的豐富,再加上演員們演技的精湛,幾乎牢牢吸引住所有影迷的雙眼。

楚門,作為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製造成聞名的電視明星,卻完全被剝奪了自由、隱私乃至尊嚴,成為大眾娛樂工業的犧牲品!

這樣的劇情實在是太新穎了!

特彆是電影裡所有演員,拚了命的想要將各種廣告,【安詩雅】【乳牛】的廣告往裡塞的時候,更顯諷刺,和《我不是藥神》從某些程度上有些相似,都是具備著黑色喜劇的元素在其中。

這樣的影片,看上去不會太過累!

僅僅看到一半,這些夏州內的電影人們就知道了為什麼《楚門》能夠得到戛納的金棕櫚獎!

這樣的電影質量,隻要電影的中後段不崩,根本不會太差!

林秋,又是最最擅長在電影的中後段堆砌情緒的導演!

《情書》到最後的傷感,《八公》到最後的淚崩,《我不是藥神》到最後的情緒迸發,都證明了這一點。

“太棒了。”

王安導演十分激動,這部影片,不僅僅是劇情有趣新穎那麼簡單,完全是在批判“媒體萬能”的價值觀。

用著類似“烏托邦”的虛擬桃源小鎮來諷刺。

這個完美世界,寓意著“籠中鳥”式的生存式悲哀!

一般在電影節上能夠獲獎的影片,情節的出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上價值。

而《楚門》所上的價值,並不是什麼大道理,可卻能夠讓萬千影迷認同!

而宋華導演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就是:

“這是一部風格特彆,充滿想象力卻又十分現實,引人深思的一部電影!”

……

真假邊界,現實與理想的衝突,媒體主義,商業經濟……

很多的問題,在影片之中被表達的淋漓儘致。

正是這種獨特的“劇中劇”的情節以及拍攝的手法,打破了觀眾“人從不懷疑眼前看到”的理念,使觀眾代入感更強。

“難不成,我們這個世界也是虛假的?”

“我也是虛假的?”

“我是誰?”

看到後半段的時候,不少觀眾都不禁喃喃自語道,有些暈乎。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不知道物質的充裕,究竟是解放了人性,還是束縛了人性。

越看到最後,《楚門的世界》就如同一部優雅的舞台劇。

“這部電影,彆人根本就無法複刻!”

“一如既往,完美的鏡頭語言!”

王安倒吸了一口冷氣,有了和林秋在首映禮後交流交流的想法!

從整體的電影色調來看,因為楚門是陽光的形象,所以整體是暖色調,導致整個電影畫麵都相當溫暖。

這其中就包括著桃源小鎮,而到了最後,電影的色調猛然變成了藍色。

海天一色的浪濤下,這種冷暖色調的衝突感就會顯得更加強烈,代表著故事環境的矛盾,一邊是溫暖的虛假世界,一邊是寒冷的現實世界。

宋華,王安都是非常出色的導演,都能夠看出來這部影片究竟強在什麼地方。

劇情,立意固然重要,可電影的拍攝手法同樣是成功的關鍵!

整部影片,采用了多種鏡頭的結合,包括遠景,全景,近景,特寫,而且切換的十分頻繁卻不讓人感覺到混亂。

用著這種複雜多變的鏡頭調度,來表現了影片的真實感以及楚門的內心世界。

遠景,客觀表達楚門的處境。

近景,是上帝視角對於楚門的審視。

而特寫,刻畫楚門的內心想法,雖然複雜,可是卻條條清晰!

這可不是很多觀眾大呼著“這部電影太牛逼了”“這部電影太好看了”就能夠看出來的電影藝術!

而且眾所周知,林秋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音樂人,以往的電影配樂上,都是極其出彩的存在。

可這部楚門,林秋幾乎摒棄了自己最擅長的配樂,用著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聲音,去表達電影的真實感。

這才是這部電影,從鏡頭語言,電影藝術來看,真正的精妙之處。

……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