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隻知道前麵這句而不知道潛台詞,作為涉獵頗廣的前網文寫手,陳元光很清楚這句潛台詞,他在想,自己要怎麼樣才能爭取到對應的權力。
在回住宅的路上,車內陷入了難言的沉默,隻有發動機引擎的轟鳴在車內響起,兩人都在想怎麼辦。
......
“紅杉資本華國區高管、摩根大通華國區高管失聯”紐約時報的推特第三天發了篇報道。
“根據知情人透露這兩起跨國巨頭駐華高管失聯,均與華國一家初創企業首輪融資有關。光甲科技,萊特陳先生創辦的生物醫藥公司在本周五舉辦了首輪融資的推介會,推介會上摩根大通和紅杉資本初步達成投資意向,推介會結束後二人失聯。
據悉二人失聯與本輪融資高度相關,因為光甲科技所研究的技術為人體冬眠技術,並已有初步結果,華國方麵認為該技術需要高度保密,試圖封鎖一切泄密可能。明天華國技術禁止出口目錄將更新,人體冬眠技術將首次進入目錄。
筆者認為這種事後追查對優化營商環境毫無幫助......”
紐約時報報道之後,各路媒體迅速跟進,覆蓋全球的輿論機器很快運轉起來,試圖營造影響正常外資投資的氛圍。
社交媒體上很快就做了翻譯轉載。
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話。大多數是指責雙標。
他們看到負麵新聞就跟蒼蠅聞到味了一樣蜂擁而至。
同樣的新聞在晚上同步*轉載回國之後,微博上自然是不一樣的輿論:
“乾得好,這種先進技術不能讓它出去,人體冬眠,一聽就很牛。”
“誰說華國沒有原創技術?這不就有了嗎?摩根大通和紅杉資本都搶著投資!”
“人體冬眠技術的潛力巨大啊,尤其在太空時代,這幾乎算是必備的前置技術了,華國又一次在這方麵實現了領先,點讚(表情)!”
“這跨度有點大了,光神這是從生物醫藥跳到了生物設備嗎?研究方向的跨度這麼大還能做出頂級成果是真牛。”
微博很快話題被封,相關微博搜不到,人體冬眠被從熱搜上撤下。
不想太高調。
至於外麵他們管不了,不過很多信息都被雙方有意無意的隱瞞了。
這邊是完全不會打輿論戰,不知道是不會還是不想,又或者是負責打輿論戰的組織故意裝作不會。
紐約時報則是惡意隱瞞對己方不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