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意外(2 / 2)

回波士頓之後,2019年一晃一晃就過去了。

“元光,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即便你的小說在3月之前寫完,鵝廠那邊應該也不會在這個時間點推拍攝計劃。”林甲此時已經搬到了波士頓,哥大和MIT所有課程都變成了線上。

“我聽我爸說,他好像投資了zoom,zoom的估值已經過百億美元了,資本家真賺錢。”

“趕暑期檔不現實,鵝廠那邊希望去趕國慶檔。”

“今年電影大盤會前所未有的萎縮,至少得萎縮三成。”

“有的時候確實是福禍相依,我們投的少了,風險也更小,今年電影市場太不景氣了,即便是大熱ip都有可能會虧本。”

“我再在家裡憋著要被憋瘋,國內已經可以自由行動了,我們要不回去吧?

反正也是遠程上課。”

哥大三月開始遠程上課,因此從三月開始林甲就開始搬到波士頓和陳元光住在一起,波士頓人更少,也更不容易感染病毒。

陳元光則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他試圖到未來找到答案。

“萊維特教授,我覺得輝瑞和莫德納在線上會議提出的MRNA是一種解決思路。”

萊維特則是家和實驗室兩點一線,作為蛋白質領域的頂級專家,他同樣想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陳元光在前不久發了篇關於病毒變異模擬進化的論文,也是該領域的頂級專家了。

萊維特希望通過和陳元光的溝通,能夠帶來一些靈感。

“mrna肯定是方向,隻是我們不確定走這條路線多久能拿出結果。

mrna進展緩慢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之前沒有先例。

BioNTech平台一直在做MRNA腫瘤疫苗的研究,從08年立項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太多成果。

我覺得你可以做一些小分子治療平台的模擬計算工作,靠這個來推動mRNA的研究。”萊維特給陳元光提出了解決思路。

BioNTech平台主要是結合了免疫學、尖端治療平台以及各種患者分析和生物信息學工具,開發針對癌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個體化免疫療法。mRNA療法平台是他的主要平台之一。

後來莫德納就采用的BioNtech平台。

病毒的爆發,讓陳元光認識到現實世界和未來時空不是一模一樣的世界,未來時空沒有在這個時間點遭遇類似的病毒襲擊。

他們一直要到三戰前才遭遇了類似的病毒大流行,而且表現形式也有差異。

未來時空最終就是靠成熟的MRNA把病毒解決的。

隻是這個未來的mrna現在的技術製造不出來,而且他們針對的病毒也不一樣。

“看來還是得靠自己。”陳元光心想。“能去未來找技術資料已經夠了。”

“我打算在這邊做一些研究,為消滅病毒提供一點幫助,回去的話我不太知道能借哪裡的實驗室。

這邊的實驗室設備要更好一些。”陳元光不太想現在回去。

MIT的實驗室絕對世界頂級。

林甲歎氣:“好吧,那我陪你呆在這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