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微服出察(1 / 1)

江山天訣錄 予進 3867 字 9個月前

“縱子如殺子……惟庸,你怎能如此糊塗……” 朱元璋一手拍在龍椅上的龍首上。 和將軍隨朱標麵聖那天無意中的一句話讓朱元璋這幾日輾轉難眠。和將軍這人雖平時不會說話容易得罪人,難得性子耿直,即使是與自己交惡之人受了冤枉也能不顧個人私怨敢於仗義直言,也因此與眾人交往不錯。其他人不敢說的話他敢說,而一旦他犯了過錯也往往求情之人比比皆是。 此番他能說出此言也定是朝廷官員對此事私下議論,看來這件事影響甚遠。自己平時一再要求朝廷官員治下須政令嚴明,不得枉私。如今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卻為左丞相之過袒護。 越想越是煩悶,便命人叫郭順來陪自己外出散心。 郭順一見皇上上便是一臉惶恐,不敢作聲。 朱元璋看著他問道: “怎麼今日跟啞巴了似的?” 卻見郭順趕緊跪倒在地。伏地叩首道: “奴才該死,沒把皇上上交待的事情辦妥……罪該萬死……” “起來說話,今日朕叫你來不是向你問罪的。” 郭順一聽這才抬頭,看了朱元璋一眼,又趕緊伏在地上。 “朕說過了,起來吧,況且你們東廠之人雖說身處皇城,卻終究是棣兒部下,即便是責罰也不該朕管……此番讓你們協助捉拿逆賊餘孽,朕是怕這讓錦衣衛一鬨,皇城之百姓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再生出什麼事端……” “還是皇上想得周祥……” “人既沒逮到,留心以後再找,今日天氣甚好,朕想出去走走,散散心,就你陪我去吧……” 郭順一聽這才起身。 “奴才榮幸之至自當遵從,謝皇上……皇上是換便裝還是?” 朱元璋聽了,哈哈一笑道: “還是你想的仔細,快去給朕找件便裝讓朕換上……你也得換。” 說罷便命人拿了兩件便裝。 二人換了便裝出宮去了。 朱元璋出了皇宮見應天城人來人往,商賈小販,熙熙攘攘,好不熱鬨。想著自己一心操勞,今日得見這應天城一片祥和,心中深感安慰,之前鬱悶也減了不少。 隻聽一陣喝彩,朱元璋瞧見街邊圍著一群人正在看雜耍,心感好奇,帶著郭順也趕緊湊上前去。 見人群中幾名赤膊大漢正在表演鐵槍刺喉,隻見一人手持一杆長槍抵在另一人的喉嚨,另一人穿著粗布馬甲赤著雙拳,紮著馬步乍著胳膊,一對結實有力的拳頭握得嘎嘎作響。隨著一聲勁喝,見他牙關緊咬,脖頸上青筋條條暴起。 朱元璋瞧了一眼,對郭順道: “這肉體凡胎,豈能抵擋鐵器兵刃……” 話音剛落,那持槍之人大喝一聲,手臂發力,隨著槍身一挺,槍頭在那人喉嚨似乎進了半寸,周圍眾人一見,一陣驚呼。朱元璋看了也是心驚。 持槍之人又一聲大喝,見他側身將槍尾抵在掌心,回身之時順勢發力,那槍身猛地一彎,卻見那赤手之人仍是不動,身穩如鐘。再看那持槍之人將另一隻手也趕緊壓在持槍的手後,雙臂發力,隻聽得‘哢嚓’一聲,槍身應聲折斷。 圍觀眾人驚聲直呼: “好、好、好功夫!” 說完隻見那持槍之人扔下折斷的長槍,拱手向眾人吆喝道: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兄弟二人借此寶地為大家表演一出‘鐵槍刺喉’,小小把戲,隻求大家一樂,諸位要是覺得好看,看的興起,還請在場諸位,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我兄弟二人謝謝各位大爺大娘兄弟姐妹了……“ 剛剛那赤著雙拳紮著馬步的漢子也收了馬步,徑直朝人群走來,仰頭露出脖頸,向眾人展示著走了一圈。 人們見他脖頸黝黑,頸上褶皺卻是白色,喉嚨中間剛才抵著槍頭的地方隻有微微泛紅,有人忍不住在那泛紅之處輕輕一摸再摸摸自己喉嚨,除了汗水,也和自己沒什麼不同。一時驚得睜大眼睛,慌忙從袖中摸出幾個銅錢扔進場中,奮力拍手叫好。 眾人又是一陣喝彩。 朱元璋不屑道: 升鬥小民,沒見過什麼稀罕,這些都無非隻是遮耳障目的江湖把戲罷了…… 卻見那仰著脖頸向眾人展示之人已回到場中,那個吆喝的人將場中的賞錢撿拾完畢,揣進懷裡,又高聲說道: “在下也知道這應天城臥虎藏龍,諸位也都見多識廣,我兄弟二人剛才這表演或許還入不了一些看官的法眼,不過,接下來這招雙槍刺喉諸位可得看仔細嘍……” 說罷又提了兩杆槍過來。 這下剛才摸過那漢子喉嚨的人叫道: “這不對啊,我剛剛明明摸過,這漢子和我這脖頸子一樣,都是肉長的,怎麼能槍頭刺不進去……哦,莫非你們這長槍有問題……” 旁人一聽也假裝明白,眾人紛紛喊到: “把那槍拿過來讓我們瞧瞧!” “對,拿來瞧瞧……” “彆被這假把戲給騙了……” “對,拿來!” 那持槍的漢子一見,一臉無奈,便將兩槍合拿在一手,槍頭掃過眾人眼前,眾人紛紛避讓,都怕傷著自己。 “哎呀,這他娘的是真家夥!” 最先起哄那人喊了一聲,隻見他空著雙手,瞪大眼睛盯著自己雙手。 這人提起雙手,似乎手上捏著東西。他旁邊人一看,驚呼道: “哎呀,仇老大,你這是不想活了?” “啊,啊?滾你的蛋去吧,你他娘的才不想活了……誰不想活了?” 人常說‘以發代首’,你這手上頭發被那漢子手中長槍切斷,那不是都等於砍了你的狗頭嗎?哈哈哈…… 眾人一聽也都跟著笑起來。 “老子是想看看這人手中長槍到底是真家夥還是假的,這才拿頭發一試,難道還要老子真拿這吃飯的家夥去試試真槍假槍?他娘的……” 這仇老大說罷趕緊閉嘴,心想:剛才好險,幸虧是拿頭發去試,剛才一衝動差點拿自己的脖頸去試了,好險好險。想著不由地伸手摸了一下自己喉嚨,隻覺得背後一絲涼意。 朱元璋也被這人給逗樂了,不由笑出了聲。 卻聽一旁的郭順輕笑了一聲,朱元璋一聽突然想到剛才自己還振振有詞說那二人是障眼之法的假把式,也是略顯尷尬,便斥道: “笑什麼,老爺我開國之初征戰僵場,什麼場麵沒見過,這等把戲老爺我自是不放在眼裡……” “聖……不、老爺,您老誤會了,奴才是笑這二人……” “你笑這二人?笑什麼,人家這應該也算是真功夫,有人剛剛試過了,你不是也都瞧見了嗎……” 朱元璋說完又看著場中,那赤拳之人又是站定,紮著馬步。大喝一聲,緊握雙拳深深吸了口氣。圍觀眾人也是一個個屏氣凝神望著場上二人,不敢出聲。這時不知人群中哪位過於緊張,放了一聲響屁,眾人都是一陣哄笑。卻見那赤拳之人眉頭一抖,哧一聲笑了出來。持槍之人見狀忙放下手中雙槍,向眾人拱手示歉。隨後二人對打了一會拳腳,之後又是喝水,又是調整呼吸,不急著表演雙槍刺喉。朱元璋一看登時沒了興致,便轉身離開。 等二人遠離了人群,朱元璋摸著自己喉嚨,自言自語道: “這世上真有刀槍不入之人?不會吧……可這也沒有作假啊……” 忽想起郭順身手不凡,便問: “你會武功,你來說說……” 郭順一聽趕緊道: “哎喲,老爺莫折煞了奴才,奴才這三腳貓的功夫豈敢在老爺麵前賣弄?” “你就彆誑言騙老爺我了,你不是一等一的好手棣兒怎會讓你作這東廠的廠公?老爺我當年雖征戰僵場殺敵無數,可也不是說和人過招對打,個人主要是靠這‘勇’和‘猛’,用兵靠的主要是兵法謀略,我這幾下在你們這些真正的高手麵前也就是所謂的‘三腳貓功夫’……實在是不懂那人怎就能以肉體凡胎能抵擋鐵槍不入呢……” 郭順一聽,趕緊道: “老爺,這二人雖說是江湖把戲吧,的確是,可要是說施障眼法騙人吧,也不能……皇上注意到剛才那二人見周圍人大笑那二人的反應了嗎?” “嗯,怎麼眾人一笑他們卻停手,又是喝水又是練練幾下拳腳,這是為何啊?” “老爺您有所不知,這二人雖然說身手平平,可也的確是真功夫,這功夫他們練的是外家功夫,也就是說練的是筋骨皮肉,確實可以一時刀槍不入,可這卻隻是一時。” “果真有刀槍不入?那要是我大明的兵士都練了這個豈不是上了疆場連鎧甲都成了多餘嗎?” “老爺,這外家功夫有個很大的忌諱,就是不能受外界乾擾,尤其是被惹得一發笑泄了氣,那可就真成了長槍穿喉了……” “原來如此,我說這二人剛剛怎麼又不表演了,原來是假裝休息為表演爭得時間重新運功?” “老爺聖明!” “唉,剛才一見還真以為這天下真有刀槍不入的神人……” 二人邊走邊說,隻聽得前方一陣吵雜,街上眾人紛紛避讓。隨著一陣轟隆聲越來越近,一輛華麗的馬車在鬨市橫衝直撞。郭順一見,忙將朱元璋護著退在街邊。待那馬車駛過,朱元璋眉頭緊皺,盯著那輛馬車遲遲未動。 一個小女孩失聲叫道: “爺爺,爺爺,你沒事吧……” 二人循聲一看,見一個小女孩扶著一個老漢,老漢跌坐在街邊,旁邊倒著兩個竹筐,裡麵還有幾隻梨。剩下的梨滾落了一地。老漢剛才隻急著護小孫女躲避馬車,來不及拿那兩隻竹筐,見自己兩筐梨要被馬車撞到,趕緊返身去拿,不小心被馬車撞到筐子,老漢也順勢倒地,不僅衣服被蹭破,臉上也有擦傷。 老漢見自己的梨滾落了一地,加上剛才眾人躲避馬車,不小心將滾落在地的梨多數踩爛。趕緊撲在地上,邊檢邊喊道: “我的梨啊,全都給踩壞了……” 祖孫二人將好的梨全撿起來,發現能再拿來賣的就隻剩下這大半筐了。 看著一地被踩壞的梨,祖孫二人都是落淚,並不敢言語。 朱元璋上前蹲在筐前,從筐裡拿起一隻梨,卻聽小女孩忙喊道: “爺爺,彆吃,這個也有傷,你放下,我給你重新挑一個好的,我家的梨可香可甜了……” 朱元璋一看,果然有一處傷疤自己沒有看到。輕笑了一聲,咬了一口,汁多肉鮮清脆香甜。 不想卻被小姑娘伸手拿走,將另一隻完好無傷的梨放在他手裡。 “爺爺,這個好……” 朱元璋看著小女孩,小臉大眼,梳著兩條不長的衝天小辮,看著乖巧可愛,隻是看著有點瘦弱,衣著也顯單薄。 “乖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梨兒……我五歲了!” “多好的孩子……” 朱元璋摸摸小女孩的頭,問老漢道: “老哥哥,怎麼你出來帶孩子賣梨,你家裡其他人呢?” 老人一聽,表情顯得略有驚慌: “老爺,彆問了,你要是想買梨,那便買幾個回去,若是不買,便不要再問這多餘的了……” 郭順聽了正想出言卻被朱元璋擋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