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兵馬司置於洪武元年,設都指揮、副都指揮、知事,主要負責京城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之事。
洪武二十三年,改設指揮使、副指揮使,各城門設兵馬。凡京城內外,各畫境而分領之,境內有遊民、奸民則逮治。若車駕親郊,則率夫裡供事。
南城兵馬司主要負責的區域分為兩塊,秦淮河以南是十八作坊,又稱為金陵十八坊,共五萬匠戶,超過二十萬人。
秦淮河以北,至皇城一帶,則是當朝權貴居住的地方。
總體來說,南城最為繁華,南城兵馬司的職責在五個衙門裡最為繁重。
張貴和沐良兩個副指揮,前者負責維護十八坊的治安、火禁等,後者負責戍守三山、通濟、聚寶三座城門。
至於秦淮河以北的富人區,則是由趙思禮直接負責。
朱允熥細細聽完,然後說道“
兩位副指揮的功績,本王都記下了,望兩位日後繼續精誠協作,將南城兵馬司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謹遵殿下教誨!”
“俺也一樣!”
張貴和沐良再次躬身行禮,不過,兩人的表情很奇怪,吳王這番話聽起來……為何感覺怪怪的?
南城兵馬司不過是個治安防火的衙門,如何做大做強?
朱允熥突然話鋒一轉,又說道“本王來此之前,陛下特意囑咐過,南城門經常有商隊出入,眼下正當戰時,須得謹防奸細通風報信,因此,所有進出城門者,無論是何身份,必須嚴查!”
沐良分管城門,聞言趕忙應答“請殿下放心,卑職定全力嚴查!”
朱允熥點了點頭,看向一旁的張貴“沿街商鋪也要加強防範,如若發現任何不對勁的人或事,立即向本王稟報!”
張貴抱拳“卑職得令!”
朱允熥想了想,又問道“南城這地界,有多少商戶?”
張貴回道“商戶的話……秦淮河以南的十八坊,少說也有數百家。”
“本王說的是大商號,特彆是經常出城走貨的,有多少?”
“殿下說的那些商號大多在秦淮河以北,總共有三十多家,平日裡都是趙指揮親自聯係。”
朱允熥看向沐良,問道“有出城記錄嗎?”
“有的,有的!”
沐良趕忙去翻找,很快拿出一本簿子。
普通人進出城自然不會記錄,但是,那些大商戶進出城是走貨,要交稅的。
依照大明律,商行走貨,三十稅一。
這個時代是實物稅,比如說某商行從外地進了三千匹布,進城之時,需繳納一百匹作為稅收,南城兵馬司再將收的稅轉交稅課司,因此,走貨的商會都有記錄。
朱允熥翻著看了看,最近三個月內,經常進出城的商行不超過十家,再看看近一個月,隻有五家。
畢竟外麵在打仗,戰火連天,弄不好就會人貨兩空。
這個時候還忙著四下奔波,要麼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主,要麼……
朱允熥放下賬本,說道“張副指揮,辛苦你跑一趟,將這五家商會掌櫃叫過來,本王跟他們聊聊。”
“卑職得令!”
張貴抱拳行禮,後退兩步,然後轉身離去。
沐良的臉色有些遲疑,問道“殿下莫非懷疑這些……”
朱允熥擺擺手“沒那麼嚴重,就是把人叫過來,當麵叮囑幾句。你就彆站著了,去做事吧!”
“是!”
沐良提著的心這才放下,躬身退出公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