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 布魯斯李的道(2 / 2)

在這個過程中,布魯斯李曾毫不留情地批評很多傳統武術的訓練,就像在旱地上遊泳一般不切實際。

因此,從1966年開始,布魯斯李提倡的實戰對抗新哲學就是——“如果你想學習如何遊泳,你就必須親自跳到水裡去。”

到1966年,布魯斯李全麵改革了他的功夫體係的實戰訓練方式,開始針對各種街鬥情形,戴上自已設計和整合的頭盔、手套、護胸、護膝、護脛等全接觸對抗訓練護具,首開先河的進行今天實戰的現代化的自由搏擊訓練,以模擬更真實的活生生的人與人之間的對抗情境與變化,進而培養真正的實戰對抗能力,培養真正的實戰意識、感覺和經驗訓練器材,也從木人樁,漸漸變成以手靶、上下拉扯式吊球、沙袋等現代化訓練器材為主。

隨著這種緊貼實戰的自由化訓練和實踐的深入,布魯斯李漸漸發現,如果還是固守在傳統武術作為主體的理論和技藝框架之內,他已經慢慢陷入到束手束腳的改無可改的尷尬境地。

這個階段的布魯斯李武技體係,介於早期振藩功夫和後期截拳道之間,布魯斯李稱之為“振藩拳道”。

第三個階段,洛杉磯階段,開始於1967年左右。

1967年,當布魯斯李通過黑帶雜誌的兩篇專訪,正式對外公開宣布創立截拳道之後,最初的截拳道的教學和訓練實體基礎,仍然是在洛杉磯振藩國術館教授的振藩拳道。

因此,這個階段的振藩拳道,又被稱之為“早期截拳道”。

此時,詠春拳的成分在截拳道中仍然占據了一定比例,雖然布魯斯李已經完全拋棄了詠春套路教學、木人樁訓練,但黐手——儘管與傳統詠春有了很大改變——仍然是主要練習內容,四門消打還是重要的反擊手段。

1967年後的布魯斯李卻從來沒有一刻停止他實踐-改良-實踐的飛速進步的步伐,當中體西用的改良模式終於遇到瓶頸繞不過去時,布魯斯李開始主動打破傳統,要將自已徹底從傳統詠春拳,傳統武術的特定模式中解放出來,開始從以華夏傳統武術為本,慢慢演變為以追求人類武術最高效率,以交叉訓練和無限製全接觸格鬥為特征的人類科學武術為本。

此時,布魯斯李不再固守什麼國界、民族、門派觀念,武學思想境界有了本質的升華。

秉持截拳道精簡、直接、非傳統三原則,布魯斯李的截拳道簡化發展之道,開始轉向以擊劍、拳擊的實戰科學原理和實踐特點作為發展主導方向,原據主導地位的詠春原理和技藝開始退居輔助地位。

截拳道的技戰術體係結構也變得日益簡單,技術結構上,以踢拳為主體,以擒摔為輔助,戰術打法上,從詠春的近體陣地戰法,逐漸變為以步法主導控距、控節奏

的運動戰法以保持無限製自衛格鬥中戰或逃的主導權。

在這一係列過程中,很多工作不是布魯斯李一個人完成的,而是由包括木村武之、伊諾山度、羅禮士、嚴靖海等一大群弟子和朋友一起同心協力完成的。

前世國內很多人對布魯斯李的死抱有懷疑,認為他在一個女星的家裡死去不是很光彩,但想一想,布魯斯李身邊都是這樣忠誠又重情重義的人,他自已又怎麼會是有這麼嚴重品德缺陷的人呢?

如果他是這樣的人,像九十多歲高齡仍然每周給他掃墓的木村武之,又怎麼會一生追隨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