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匆匆上任,秘書處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都不是很充足,不過也能應付日常工作了。
張天誌的資料很快就拿過來了,是當時報名的時候填的資料。
陳晉看了看,上麵寫著,張天誌,男,1939年4月7日出生,粵省南海人。
他又疑惑起來,這個張天誌就是那個張天誌嗎?
電影《葉問3》裡麵,張天誌年紀其實比葉問年輕很多,至少年輕三十歲,說他們是同輩,其實是指在詠春這個傳承上的輩分,他們都是梁讚的徒孫,至於年齡上卻不是一輩人。
葉問出生於1893年,而張天誌出生於1939年,兩人實際上相差36歲,三輪的年紀了。
他又看了一下張天誌的家庭成員,隻有一個兒子張峰,這也是對得上的。
說明確實有張天誌這個人,但是這個人至少到1964年還沒有去港島。
如果不是陳晉來到這個時空,改變了華夏武術的命運,或許武藝高強的張天誌不會甘於在南海老家忍饑挨餓,會帶著兒子逃往港島,然後憑借一身武藝闖出一番事業。
擂台上的比武也非常精彩。
飛鶴門這邊本來是非常有信心的,現在上場的是他們的大師兄,名叫吳鶴斌,今年34歲,是他們這一輩弟子中身手最好的。
飛鶴門說是一個門派,其實是一個大家族,一個大村子,弟子們之間既是師門兄弟,又是堂兄弟、表兄弟,關係非常好。
因為對吳鶴斌很有信心,飛鶴門的人都非常高興,一直為吳鶴斌呐喊助威。
但是場上的形勢卻漸漸對吳鶴斌不利了,張天誌看著更年輕,但是不僅動作狠辣,而且非常靈活。
鶴拳已經非常靈活了,沒想到張天誌更加靈活。
不過吳鶴斌也是非常自負的人,儘管處於下風,他也不是輕易放棄的人,仍然和張天誌近距離拚殺。
交手十幾分鐘後,吳鶴斌已經好幾處受傷了,不僅臉上流血,身上也被打傷多處,讓周圍的江湖中人看了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但是張天誌還是一臉冷峻,出手並沒有留情,追著吳鶴斌窮追猛打。
“認輸吧!輸了不丟人!”
看到吳鶴斌已經有些失神,但還是在堅持,讓有些人不忍心再看下去,不禁大聲喊道。
“快認輸吧!不然要被打死了!”
其他人跟著附和。
飛鶴門的人更是看得直掉眼淚,這是他們的大師兄啊。
“大師兄,認輸吧,沒事的。”
一個女弟子哭著喊道。
那些男弟子沒有說話,但是奪眶而出的眼淚代表了他們的擔憂和痛心。
陳晉臉色也開始凝重起來,張天誌出手沒有留情,這樣下去,吳鶴斌會被打死。
雖然已經占了上風,但是張天誌眼神還是一片冰冷,就像打死吳鶴斌不過是像打死一隻小貓小狗一樣,根本沒有放在心上。